老侃的博客
贝多芬 F 小调 钢琴奏鸣曲作品第57号“热情” - Mov I, Part 1 2011-07-09
- Andras Schiff讲座欣赏 Exposition 1 Exposition 2 Development Recapitualation-Coda Andante Mov 3 Part 1 Mov 3 Part 2 Notes: Schiff是英国钢琴家,在他的讲座里,提到一些音乐术语,我在这里以文字和音乐对一些我认为的重要部分,根据我自己的知识和理解,做一些解释,同时加入一些Schiff没有提到的内容,以此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Schiff的讲座和贝多芬的“热情”钢琴奏鸣曲。Schiff讲座录音已经转换成以上MP3格式。 以下介绍仅限于“热情”第一乐章。 本曲1806年完成,当时贝多芬36岁,满腔热情倾注于音乐创作。比较贝多芬晚期的钢琴奏鸣曲,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多“阳刚气”十足。“热情”(Appassionata)这个名字并非贝多芬原创,而是出自出版商之手。 无论什么音乐,都要有七个元素:Melody, Texture, Rhythm, Harmony, Form, Dynamics 和Timber。Sonata Form(奏鸣曲式)是曲式之一。这种曲式通常包括 Exposition (呈示部),Development (发展部)和 Recapitulation(再现部)。以上几个术语都是Schiff 在讲座中提到的。 Schiff说,“热情”钢琴奏鸣曲像大多数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一样,全曲以 Pianissimo = PP(弱弱)开始. Schiff认为这个第一乐章的开始听着很“危险”的感觉, 个人认为不是危险,而是“诡异”,因为后面展现的是“热情”,热情与危险似乎关系不大。同时,认为贝多芬是善于用音乐给人带来悬念的大师,在第一乐章开始的部分,作曲家使用“弱弱”的手法表现“诡异”,把听众立刻带入一个不可知的境界,而进入这个境界以后,作曲家进一步用左手的低音三次渲染这种气氛 。 Motive 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的Identity 可以是国歌、国旗或者是国徽,无论在什么地方出现这些,都可以让你想起这个国家,而音乐里也有Identity. 在音乐里叫Motive. 在古典乐派时期,每个乐章都有一个到几个主题,同时也有一个motive。 根据音乐词典的解释:一个motive通常是一个short music idea, 它可以是一个小的乐句、一个和声、一个和弦,一组节奏,或者兼而有之。当你听到一个完美的motive的时候,你不但觉得好听,而且可以很快辨认出这是谁的什么音乐。对此,Schiff在讲座中,用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开始时使用的节奏做为范例加以说明: 贝多芬#5 Motive a 每次这个motive出现时,不一定使用同样的音或者和弦,而节奏本身就是很清楚的motive 了,请听下面贝多芬第五交响乐第一乐章中另外两次出现的motive. 贝多芬#5 Motive b 贝多芬#5 Motive c 我们正在讨论的这首钢琴奏鸣曲“热情”第一乐章中的motive就是上面提到的左手低音三次“渲染气氛” 在巴哈的巴洛克时期,没有人在作曲中使用motive, 贝多芬使用的motive多为短而单一,而在贝多芬之后的浪漫派时期,作曲家们使用的motive比古典乐派要长很多。 在本曲的introduction 部分,贝多芬两次渲染第一乐章开始的“诡异”气氛,但是第二次的比第一次强劲了很多,然后用七个小节的三联音,弹奏出给人更多想像空间的音节,听上去像是在等待下面要发生的事情,这段的最后部分在进入下一个高潮之前,把音量逐渐减弱。 Contrast(对比) 听贝多芬的音乐,每回都让他给“吓傻”, 因为他常常在一个高潮出现之前使用弱音表现狂风暴雨来临之前的寂静,这首奏鸣曲也不例外。如果把上面的一段和后面的暴风骤雨结合在一起,就出现了全曲第一个主体,也是第一次风暴: 多年前,微坛的“琢人”教授和“医生妻子”,两个都提到听古典音乐时“抓心挠肺”的感觉,我个人理解就是贝多芬的“闷骚”也就是他使用强烈对比方法的作曲风格,在他的音乐里,如果一个高潮过去,你以为已经完了,那就是大错,贝多芬不会就这么收手,他还会用各种方法,反复多次地以一个接一个的高潮表现他要表现的内容。刚刚在上面的录音中已经听过的一次高潮结束了,但是接下来又马上开始铺垫后面的高潮。在下一个高潮中,贝多芬在不同的音域范围内重复了第一主题,在第三次主题出现以后,钢琴奏出的乐曲向上爬行,音乐爬到一个高点时,又大踏步回到原位,然后开始为下一个高潮铺垫,贝多芬用强烈的对比方法,制造一次又一次的高潮,请大家欣赏。 Transition(过度) 从海顿和莫扎特时期开始,在奏鸣曲里就开始使用Transition,但是当时的transition非常短小,而贝多芬把奏鸣曲中这一部分扩展得很长。所谓的Transition就是在乐曲结束之前,整个曲子无论怎么变化,都要回到主调上,在这之前的部分就叫做Transition, 如同一个壮年小伙子,在外面闯荡够了,要回家了,在进门(乐曲的主调出现)之前,在门口徘徊,贝多芬把“热情”的transition写得非常戏剧性,让人听上去有如心悬在空中,无法着落的感觉,他使用了很多先前乐曲中出现过的元素,直到最后才出现属和弦(倒数2-4个和弦),然后以一个主和弦进门落脚(最后一个和弦就是F小调的主和弦),这时主调才最后出现,在这之后的部分称之为Ending(Closing Theme),也是“热情”的最后喷发(imho)。 Mov I. Transition 最后请大家欣赏 Horowitz 演奏的“热情”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祝在美国的朋友节日快乐! 本页被读过2940次。This page has been viewed 2940 times. 评论: 上贴指南 用户名 性别 男(Male) 女(Female) 内容 作者 时间 ..15.换名字.毕静静♀2011-07-26 07:47:2814.蝴蝶/10 老教授也姓老, 不会是你吧? 你太逗了,你上大学时我当“老”教授,现在我还能活着,真是科技的巨大进步了哈?你以为我是唐僧呀?:) 一江春水/11 难不成你对这一点还有怀疑? 我那儿敢呀,我遇到你这看字,看笔画,还能从笔画里钻进去的主,我撞墙都来不及呀。:) 毕静/13 蝴蝶说“换”是换啥呀?我怎么开始晕涅?:) 老侃♂2011-07-26 06:07:4913.蝴蝶, 你是没问题,名副其实嘛!可苦了老溜号呀!咦!那你不就跟老侃同宗了:“也姓老”:-)毕静♀2011-07-25 19:08:1012.上微网才意识到时间飞驰, 上次来已经是两周前啦。 一江春水的建议还真不错, 要是老溜号没意见, 而且也免费的话, 我换! 老侃呀, 现代技术就是好, 看你一段段地分析, 一段段地播放, 比以前录音机时代省了老鼻子的时间, 记得大学里古典音乐扫盲讲座, 老教授讲得眉飞色舞, 颠来倒去, 只是苦了那台录音机, 更糟糕的是, 本人负责操作那台机器, 现在想起来, 耳朵里还是那 “吱吱吱”的倒带声, 不过, 时间久了就练出一手好技术, 八九不离十, 正负几秒之内。 老教授也姓老, 不会是你吧? 蝴蝶♀2011-07-25 18:40:1211.澳八呵,“老侃的尊尊教授”?你这样“尊”他,double尊他,他怕是“真禁不住”呀! 老侃/6:“在座的各位都一定有我不如的本事”,——把“一定”那两个字去掉就肯定了。(难不成你对这一点还有怀疑?) 此贴被一江春水于2011-07-10 22:48:58修改。一江春水♀2011-07-10 22:46:2510.吉他手,蝴蝶 可千万不能这么晕老侃,老侃真禁不住呀,这本来就怕耽误大伙儿的功夫,看了你们二位的点评,老侃今天一定彻夜不眠,多谢了。 吉他手 imho, 说道语言,其实不是先有语法,后有语言,音乐往往也是如此,不一定先有乐理,然后才有音乐。你已经有作曲经验,已经表现出天才(至少我没有的),千万别让乐理之类的大道理给绊住脚,随便你怎么唱,怎么弹,只要好听,它就是艺术。 一江春水 你让“老溜号”把网名让给蝴蝶,笑死我了。我这利马想起小时候见过的换房站,那时候不时兴卖房,但是可以换房,我在想,这微坛要是大家都把网名互相换一下,可能更好玩了,哈哈.... 老侃♂2011-07-10 17:50:389.吉他手,蝴蝶:二位都是较晚落户微家村的新村民(至少也是半成新吧!:),来之后也是经常出差,所以对村里的一些历史可能不很熟悉。既然你们对老侃的音乐侃大山有兴趣,建议你们找张沙发(比“小凳凳”坐着舒服多了,别太软就成,否则容易打瞌睡),静心欣赏以下节目(由无名小卒编排)或直接根据帖号去看原帖: 1. 《微坛经典回顾之二》侃呀侃评《妈呀!中国》(妈坛#1557;其中#1570是评《雨夜思》的,小卒没有注明):ttp://www.cometomyfunworld.com/blogarticle.php?id=159 2. 《微坛经典回顾之十七》神侃音乐教室(1):ttp://www.cometomyfunworld.com/blogarticle.php?id=176 3. 《微坛经典回顾之四十》神侃音乐教室(2):ttp://www.cometomyfunworld.com/blogarticle.php?id=249 P.S. 蝴蝶:我觉得你应该考虑把你的网名给换一下,——叫“老溜号”把他的网名让给你,然后他自己再重取一个。他这个网名特适合你。:-)怎么样,跟他商量商量吧? 一江春水♀2011-07-10 17:06:408.老侃, 谈起音乐来, 您真是神啦。 搬个小凳凳坐好。蝴蝶♀2011-07-10 15:49:297.老侃,您牛! 理解的都是真玩意儿, 慢慢跟着学,虽然我有时随着感觉写二首小曲儿,但我深知音乐的殿堂多么深不可测。谢谢,收藏了!吉他手♂2011-07-10 12:40:216.石久,牛小姐,澳八,毕静,一江春水,西外,三羊,牛小姐,老刘,丁香 再次鞠躬感谢各位支持,不过我得正式声明,本人无任何资格“授课”或者主办什么“讲座”,只是把我自个儿学到的和感受到的,跟大家分享,在座的各位都一定有我不如的本事,请大家随便发言,对老侃批评指正,老侃感谢不尽。 羊队长 谢谢帮我整理大家的发言,并转发此地。 毕静 经你这么一提醒,我还真想起多年不见的小卒了,也不知道这丫头怎么样了,她怎么就不露个面涅? 此贴被老侃于2011-07-10 07:32:56修改。老侃♂2011-07-10 07:29:365.谢老侃“冒死”开搏,讲解授课。谢三羊齐全整理。毕大夫,提醒的好,老侃的心脏看来要受不了!哈哈。ox2uk♀2011-07-10 04:05:594.三羊, 你怎么越来越像小卒啦!整理得这么齐全,又这么精致,小心明早老侃的心脏受不了!毕静♀2011-07-09 23:09:553. 以下转自【主页论坛】 —————————————————— 9625. 老侃(13958),多谢妈坛的音乐讲座,期待连播. ...... 丁香♀ 2011-07-06 10:12:58 9623. ...... 毕静 你在妈坛的乐谱不是一般的离奇,我哼哼两声,怎么觉得跟贝同学没啥关系,可听着想bxl唱的红歌“毛主席......",贝多芬哪有几段能唱的?motive 就更没几个能唱的了,你是不是又犯坏蒙我呢? 老侃♂ 2011-07-05 14:29:58 9622. 老侃#13950 谢谢讲座,学习了。 老溜号♂ 2011-07-05 10:19:13 +++++++++++++++++++++++++++++++++++++++++ 以下转自【妈呀中国】论坛: ———————————————— 13977. 老侃,#13958,周末了,俺也搬上小凳来听你的节日音乐讲座。让你这一讲,俺也好像还真能听出个Motive啥啥的, Contrast也给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样的跟着你一步一步下来,理解了多少难说,不过当跟着你再欣赏 Horowitz 演奏的“热情”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时,好像感觉就是跟以前听时不一样。连俺自己都奇怪,就又听了一边,真是石久说的 “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在心里编故事。” 老侃,谢谢你这“冒死”一搏,学习了。 这音乐讲座贴,俺是先看了石久#13966贴后,往下找才看到的,支持三羊的建议,心脏的博活力如能方便随时检测会更好。 ox2uk♀ 2011-07-09 15:19:19 13976. 老侃 (#13967,13958): 今天是周末,估计你有时间,呵呵。能不能把这个专题讲座(一)做个博文收集在你的博客里?这样我们可以随时检测心脏的博活力 :) 三羊♀ 2011-07-09 09:05:37 13975. 石久 谢谢你喜欢贝多芬,毫无疑问,贝多芬是我最崇拜的音乐家,其他作曲家也是天才,但是都无法像贝多芬一样,给我带来这么大的震撼,无论心境如何,情绪如何,都能从他的音乐里得到安慰和鼓励。 研究贝多芬和听贝多芬都会让我得心脏病,我这可是“冒死”一搏了,哈哈... 周末快乐! 老侃♂ 2011-07-09 07:46:25 13974. 老侃,13958 夜深人静, 总算找到时间来听你的节日音乐讲座。 讲贝多芬的课也听过几次, 但每次每个老师都有新意, 听完都有收获。特别喜欢你用自己的方式的解说,拟人化的比喻,通俗,形象,印象深刻,比如:“闷骚”,“吓傻”,“如同一个壮年小伙子,在外面闯荡够了,要回家了,在进门(乐曲的主调出现)之前,在门口徘徊”。 一边听着音乐, 一边在心里编故事。 谢谢。 希望这课继续开下去。 石久♂ 2011-07-08 21:04:33 13964. 老侃, 不是motives? 那是什么? Melodies? 管它是什么,绝对是贝氏的,我找了好多年,楞找不到,这里就你是Classic 专家了。感激不尽! 还有怎么区分motives和Melodies呢? 毕静♀ 2011-07-05 14:48:52 13963. ...... 老侃/13958:这就是你说的要搞三天的“家庭作业”吗?怎么提前交作业了?是工作效率高还是作业太容易?无论如何,大过节的还不忘给大家普及Classical music, 真是辛苦了!我代表我自己向你表示诚挚的慰问与衷心的感谢!然后慢慢来读文字听音乐。。。 一江春水♀ 2011-07-04 20:15:35 13961. 老侃, 以前有过两个老师,讲解贝多芬的交响乐:中国广州交响乐团和纽西兰的奥克兰交响乐团,都是周末的免费普及节目。希望这次遇到人生第三位老师。 我一直找不到几个很心爱的贝多芬的Motives, 胡乱写出来,看你能找到不?不会用电脑写简谱,请别笑话我:-) 324-3-324-3-213-2-125- 5-.432-3-1-5-2-.321-5-6-5-4-6-3- 3.43- 5.65- 5.65434.54-3.43-3.43232.32121.21- 毕静♀ 2011-07-04 17:29:56 13960. ...... 老侃, 谢谢节日大礼! 美国人凭的是一个信字;中国人相反,是“我就不信”!跟着西外赞完再看。 毕静♀ 2011-07-04 11:15:22 13959. 老侃【13950】,先给你的家庭作业打100分,然后慢慢来读文字听音乐。。。大节日的还做家庭作业,真是好学生 :-) 十分感谢你为大家献上的节日礼物!Happy 4th of July! 西外♀ 2011-07-04 10:15:26 此贴被三羊于2011-07-09 22:31:17修改。三羊♀2011-07-09 22:28:302.谢谢老侃详尽费时的讲解授课,学习了,收益了。一直很希望女儿也能弹奏这首曲子的。Horowitz 是我最喜欢的钢琴家,他的演奏虽然没有太多的肢体语言,但出神入化冰洁纯净的演奏可以让听众直接进入大师的意境,贝多芬澎湃的音乐+Horowitz 激情的演奏+老侃的尊尊教授,南半球的冬天有了多一份的暖意,谢谢老侃!澳八♀2011-07-09 17:54:581.石久,羊队长和牛小姐 谢谢你们在妈坛的留言,这个周末我会找时间再试试把Schiff的录音用MP3传上来,然后看看能否再补充些内容。老侃♂2011-07-09 17:21:53
评论: 上贴指南
用户名
性别 男(Male) 女(Fem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