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回到主页

皆大欢喜的博客







登录名


《一封写给6年后我外甥女的信》之二 关于智慧的问题


2011-03-10


今天想再跟你啰嗦一下关于智慧的问题。其实在30岁之前,舅舅也一直没去想过什么是智慧,甚至一直把智慧跟聪明当成一回事。当然,从究竟上讲,对于智慧,我到现在不过也是在探寻的过程当中,只是在这里和你探讨一下。到目前来讲,我对智慧的理解有三点:1什么是智慧?2为什么要求智慧?3智慧要怎么求?
1什么是智慧?
按照我的理解,智慧用两个字讲就是包容,用一个字讲就是大。那么什么叫大呢?《坛经》里讲: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着,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做人一定要大气,要大度。而要做到大气大度的话就需要见多识广,没有见识的话,对事物的理解就难免片面,容易固执,容易生气。南怀瑾老先生在解读《金刚经》的时候,把智慧归类为五种:实相般若,境界般若,文字般若,方便般若,眷属般若。对于境界般若和眷属般若,我至今无法理解。(以后有体会了再与你分享)而按照我现在的感受,实相般若就是可以回答世界上所有为什么的那个东东,当然够大;文字般若应该可以理解成驾驭文字(或者说承载和传播思想的载体)的能力,舅舅在这方面不行,读书经常看不懂,写东西别人也经常看不懂,这方面的智慧开启,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多读书,自然会有精进。最后关于方便般若的话,我的理解就是要善于复杂问题简单化。舅舅认识一个朋友,在这方面的智慧就很高,不管多复杂的理论,思想,他都可以用他独特而有趣的角度去理解,去帮助别人理解。不知道你有没有在中学课堂上幸运的遇到过这样的老师呢。
2为什么要求智慧?
你可能要问,我为什么一定要求智慧呢?我其实没想好怎样回答你。但我猜测,随着你的年龄变大,到了18岁了,是不是发现不开心的事情越来越多了呢?(当然我希望不是这样),如果是的话,你有没有去想过,为什么自己一天天变大,快乐的日子却一天天远去呢?我想智慧的开启也许能帮你点什么。

3智慧要怎么求?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想我知道。答案就是:没人能帮你,只能靠你自己去感悟去求证。但我提醒你要注意的是,肯定不是单靠去想去思考就能求证智慧的。舅舅在南京中山陵,看到孙中山先生的书房里挂的“道”字的时候,突然觉得有点开窍,求“道”,是不能单靠“思”的,“行”也同样的重要。

又是罗嗦了半天,因为舅舅没有文字般若,也没有方便般若,只好用啰嗦的方式来和你分享,但愿你能听得懂。


本页被读过1959次。This page has been viewed 1959 times.

评论: 上贴指南

用户名

性别
男(Male)
女(Female)

内容 作者 时间 ..
8.皆大喜欢, 我好像觉得, 执着的是“念” , 那是自己对人生的态度, 无所谓的是“事”, 那是自己无法控制的一切。 把握好“念”, 也就容易看空一切的“事”了。 是这样吗? 探讨。蝴蝶♀2011-04-06 15:53:13
7.蝴蝶:智慧要求时间和执着。俺目前只同意一半。智慧需要时间去进行“知行合一”的修炼;但俺反而觉得凡事不必太执着。由于对世界认知的偏见,由于对偏见的执着,正是一切痛苦之源。田震的《执着》和杨坤的《无所谓》,我更喜欢听后者。皆大欢喜♂2011-03-14 18:34:14
6.你才三十岁?后生可畏。幸会认识你。俺对你那个朋友很感兴趣,能举一个例子说明他是如何帮助别人理解深奥道理的吗?夜游神♂2011-03-14 15:55:08
5.

皆大欢喜\麦田扑手\石久:
你们随便聊,我不想打扰你们,倒是很想了解一点佛教的知识,但是不想花精力研究,就顺着皆大欢喜的思路走吧,如果想发表意见,我也会在<信仰论坛>里写.到这里就是学习的.

说到“一佛光人”,我还真是想她,当时我刚接触这些,也不太懂,更不知道微网上基督徒多,信佛的人那么少,只顾自己发表意见.从一佛光人转载的文章里,我才了解一些佛教知识,了解他们是如何理解基督教的.但愿她能到这里来和你们交流.

[看到孙中山先生的书房里挂的“道”字的时候,突然觉得有点开窍,求“道”,是不能单靠“思”的,“行”也同样的重要。]

这段话和圣经的内容有相似之处,只是对"道"的解释不同罢了.


一老知青♀2011-03-11 00:46:24
4.楼下三位的发言很给人启发,谢谢!禅宗说,什么是佛法?吃饭睡觉。但有智慧的人就能把一餐饭吃的舒服,把一场觉睡的安逸,吃出一个菜根香,睡上一个没烦恼的觉,这就是行动的智慧,也是禅的艺术。海蓝蓝♀2011-03-10 17:58:31
3.很感兴趣的话题, 赞!

我的肤浅感觉是:

1. 聪明可能是先天的, 而智慧是后天悟出来的, 聪明人也许悟得快一点, 但也不能保证悟出智慧来, 聪明反被聪明误, 讲的也许就是这个。
2. 自然界的一切似乎都是无序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把这些无序的点连成一条成功的曲线, 并且走下去。 我想,一个聪明的人可以发现规律, 而一个智慧的人,在于利用规律, 也就是行的部分。
3. 智慧要求时间和执着。

谢谢您的分享。


蝴蝶♀2011-03-10 17:35:22
2.[求“道”,是不能单靠“思”的,“行”也同样的重要.]
请继续写作发表探讨。没人跟帖不等于没人看帖。 寻求智慧的学习思辨可以使很多人受益。 看那一老知青的执著, 可见基督教的魔力。 东方宗教中的哲理智慧同样法力无边。
石久♂2011-03-10 10:52:29
1.皆大欢喜,俺严重同意你的,以《金刚经》做为一个引子,展开对小孩的教育和有关智慧的讨论。实话跟你说,这微网99%是基督徒,除了一位叫Tim的人对佛教和禅宗很有胸怀见解之外,还没看见过谁礼佛,曾经有过一位叫“一佛光人”的网友,刚讲了几天佛,就被众多基督徒说得拂袖而去了。俺建议少扯《金刚经》,一是网友不懂,二是离现实生活太远,大家不一定有兴趣。如果谈论孩子的教育和启迪智慧的问题,参与者会多一点,要不然你写贴子没人跟贴,俺保证你也过不了几天,就会像吾哥一样去什么桃花源隐遁的。

俺对智慧的看法是这样的:智慧是能够通过事物的现象看到本质,而又能用通俗易懂的方法表达出来的思想。比如一位小孩,或者一位农夫说的话,有时候和睿智而且平易近人的哲学家说的话一样。

虽然不想在微网谈经论道,但对你贴子里的观点做一些小小的补充。
1, 般若是梵语,就是大智慧的意思,所谓境界般若、实相般若,就是境界智慧、实相智慧。过去翻译佛经的人只是音译,再附加说明,就好像是外语把“气”音译,因为“气”字不好翻译,有空气、煤气、脾气等等,所以一个“气”字,前面加上另外一个字,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2, 实相般若,就是探求宇宙和生命本源的大智慧。在佛经里,实相,指的就是“道体”,也就是宇宙和生命。
3, 眷属般若,眷属就是家人、亲戚、朋友等亲眷,眷属智慧,也就是指与修行有关的那些行为,具体地讲,就是一个人自觉的道德行为,或者想成为善人的行为,比如布施、忍辱等等。
4, 境界般若,境界是可以意会,不可言传的心情感受。什么都可能有意境,文学诗歌有意境,音乐有境界,苦恼也有意境,“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这就是苦恼的境界。而佛法讲的“境界般若”,指的是“无师智”,或者也叫“自然智”,就是说,在没有老师的传授下,自己原本就有的智慧开窍了,这种状况就是“境界般若”,或者称为“境界智慧”。

说的不对,敬请指正。


麦田扑手♂2011-03-10 09: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