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回到主页

No的博客







登录名


虚与实


2010-08-31


阳光非常的明媚, 于是去了趟Soho的Patisserie Valerie 享受一下法国美点. 吃完一快淡紫色的樱桃蛋糕, 喝了杯拿铁后, 脑袋就开始旋转起来.

我在想什么? 呵呵, 我在想虚和实之间的联系.

思维是虚的, 看的见么? 相对的回答是看不见的. 我就问过人: ‘can you see my thinking’ , 回答当然是: ‘No’. 但, 我觉得看的见! 我看到一个客人近来, 眼睛盯着那雪糕柜望了又望, 于是我看见了他的思维, 他想吃雪糕. 既然看的见, 那么思维就不应该是虚的东西! 既然思维不是虚的东西, 那么思维就应该有质量! 对, 思维是应该有质量的. 不然为什么, 当我们思维过度时, 身体会疲惫不堪. 既然有质量, 就应该有度量的单位, 只是, 到现在, 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

接着想, E=MC2 先不去管这个公式. 但思维一定会消耗能量, 要么为什么总是要保持脑内供血充足, 还有那么多的补脑的保健食品满大街的卖. 那么思维消耗的能量该如何计算? 不是E=MC2吗? 那么思维就是更加肯定有M的啦, 也就是说有质量的. 哈哈, 也对, 要么怎么会有这个人很有头脑, 这个人整一个傻冒的说法. 那思维就一定不是虚的东西. 有质便有量, 那又有疑问, 到底该如何给思维定量. 请你想一分钟, 请你花时间想一想, 那是不是思维就可以用时间来定量? 还有请你快点想, 请你三思, 那是不是思维还可以用速度来定量? 那么这个思维的能量计算就应该变成 M=TV, 代入E=MC2, 就边成了E=TVC2.

不想了, 思维虚脱了, 我又不是科学家, 想那么多干嘛. 再加一份Pistachio 雪糕, 补充补充刚刚消耗的能量. 呵呵, 刚刚消耗的E=A Pistachio Ice-cream!

一边吃着雪糕, 天的, 我亲爱的大脑, 请你歇一歇, ‘No’, 它拒绝了我的请求. 我又开始想虚的东西是怎么变成实的东西的.

就在十分钟前, 我还没有想吃雪糕的意愿. 所以雪糕相对我而言在那刻是没有, 虚和无的. 当我的思维开始有想吃雪糕的这个意愿后, 我开始进行了一个把虚的(思维)变成实的过程. 我招呼了服务员, 和她说了我要哪一款雪糕, 然后服务员就端来了我要的雪糕, 于是, 雪糕就摆在了我的眼前. 很漂亮, 淡绿色的. 接着, 我又进行了一个把实变成虚的过程. 我一口一口的吃那淡绿色的雪糕, 慢慢的雪糕就从我的眼前消失了, 没有了, 虚无了. 雪糕经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 一部分变成了我继续思维的能量. 哈哈, 能量的转化. 虚与实, 实与虚的转化.

于是在吃完了一个淡绿色的 Pistachio Ice-cream后, 我的思维总结了一下: 人活着, 就是为了把虚的东西变成实的东西, 然后再把实的东西变回虚的.

不是吗? 在我没有来到人世前, 我是个虚的东西,不存在的, 没有的东西. 是我父母的一念之差, 才决定了我来到人世, 然后就有了我那么一个点, 从无到有, 再发展, 变得有手有脚, 再发展变得有思维.

当我有思维时, 我自己又不断的把虚的东西变成实的. 我想去天山, 于是我去了; 我想买古琴, 于是我买了; 我想开车, 于是我考驾照. 我想…我想…你想…你想…他想…他想…于是人类有了这, 又有了那样的实体物质. 但人们又不断的把实的东西变回虚的, 首先, 我会死, 也就是没有了, 死了, 连虚的思维也随之而去. 从有到无. 当然还有其他的把实变成虚的过程, 比如:战争! 这虚虚实实的转换过程, 就成了人类的历史.

所以, 我更加相信了, 人活着, 就是一个把虚的变成实的, 然后再把实的东西变成虚的过程. 嗯, 我思故我在.

买单, 回家!



本页被读过2319次。This page has been viewed 2319 times.

评论: 上贴指南

用户名

性别
男(Male)
女(Female)

内容 作者 时间 ..
1.吾人读了你行云如流水的文章,首先是惊讶,多麽清新脱俗的文字。然后是赞叹,多麽尖锐深刻的思想。接着是沉思……

吾人认为,你有关“身与心”的说法,是属于“行动的哲学”问题,很多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去寻找答案,也有人会穷尽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因为,正如你说的,“身”的轻松自由是可以、也容易练就获得,但“心”不会像“身”那样,叫它跑就跑,叫它停就停。一念生万念啊!

心中的念头每一秒都会有万念闪过,这万念不可能绝对纯,也不可能绝对浊。所以,人的心湖也是纯浊并存。吾人的心得体会是,一个人,只有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并通过不断的修身养性,才能有“蓝色心湖”的境界。也就是说,心湖的浊物逐渐沉底后,湖水自然清澈;心湖的苦味丝丝淡化了,湖水慢慢甘甜。当人真正明心见性,成就了智慧后,浊物很难再翻上来,甜味也不容易再变苦。即便偶尔有翻动、有苦涩,也只会是瞬间而已。风吹竹面,雁过长空,过去不留也!

吾辈在此思考心湖的清浊问题,实际上是在悟人生之道。悟道,不分年龄、性别、早晚、先后、地点、方式,至于何时到达彼岸(何时悟到了道),那就要看自己在日常的生活中,是不是坐而思、起而行的寻道人。所以,吾人说,这是一个“行动的哲学”问题。
吾临天下♂2010-08-31 14: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