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回到主页

大连原子的博客







登录名


【转载】一篇应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好文章


2010-07-27


【转载】
一篇应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好文章
——进化论被推翻(上)
一位追求真理的人 著
自从遗传学发现之后,证实每种生物的种子,都有它独有的、特别的因素;这因素包含着那种生物的特性和本能。除非经过人力故意使种子中的某一个因素,失去功用,才能使它生出的生物暂时改变。然而到了第二代时仍旧复原。又因为选种的方法,虽然可以利用人力使某种因子完全除掉,但是从来不能另外加入一种生命的因子。换句话说,因子是不变的,临时灭去下代仍旧复原;另外加一点减一点都是不可能。这是证明物种是永远不变的。正象圣经所记:“上帝造万物各从其类。”而“进化论”学说完全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是正确的! 只能说是假想学说。
实际"进化论"学说早已被大多数国家所推翻。1986年3月9日"温州日报"发表了"进化论的危机"的文章,从四个方面推翻了“进化论”,有些国家也从教科书上删除或注释:进化论是假想学说。
1)、血液不同:将猿猴的血输入人体,人马上会死(而世界各国的人虽然肤色不同,但血液都是一样的,证明人类都是出于同一个始祖);
2)、肋骨不同:人有十二对肋骨,猿猴却只有十对;
3)、下巴骨不同;
4)、没有进化的过程:自古以来,人就是人,猿就是猿,从没见到过一个半人半猿正在进化的人。在1968年遗传学家就发现全人类都来自同一个祖先。1999年4月28日“新华社电讯”:基因科学研究证实,中国人不是北京猿人的进化,乃是人类单一起源的后裔。达尔文年老时也承认自己有错误,后相信耶稣,他承认万物是由上帝创造的,并在临终前嘱咐要将自己葬在伦敦古老的威斯敏斯教堂北廊内,以提醒人类自己已经悔改相信耶稣。只可惜现在世界上还有少数人误入歧途,因为不明白,仍在相信进化论.
进化论者为了急于证明“从猿到人”的理论,饥不择食,闹了不少类似的笑话。例如:1922年有人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发现了异样的牙齿,便急不可耐地宣布为猿人的牙齿,甚至准备作为人类进化的证据列为1925年的科学要闻。但五年后全副骨骼出土,其实不过是一种绝种的野猪。不仅猿和人之间没有过渡型态,在任何特征相近,被认为有进化关系的物种之间,都找不到过渡形态。很多人费尽气力,试图去寻找那些所谓“迷失的环节”(Missing link),却始终徒劳无功,一无所获。如果不同物种果真系进化而来,这种现象不是很难理解吗?难怪连达尔文本人晚年也不再相信自己的进化学说。
当年达尔文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东太平洋赤道上,属厄瓜多尔)考察时,发现各个岛屿上的雀类形态不同,自然选择作用促使这些雀类向不同方向演化所致。以此为起点,他逐步发展出“进化”的观点。但据现今学者重新研究,发现这些岛上的生态条件实不足以使岛上的雀类发生这些形态变化。这些变化的真正原因乃是各个岛上的雀群只能进行隔离繁殖(雀类不善远飞,各岛之间的海域足以使之互相隔离),各雀群之间没有遗传基因的交流,因此各雀群的总体基因内涵(基因库)乃逐渐产生差异因而造成雀群形态上的差别。这与各岛的环境条件无关。如果两个雀群的基因库不同,即使它们的生活环境完全一样,其形态也会有分别。反之亦然。
达尔文当时并没有现今的遗传学知识,他不能正确理解这一现象的真正本质,所以产生了“进化”的误解。今天我们已经认清了事实真象,为什么还要沿袭达尔文的错误观点?然而有些人仍然不愿扬弃进化学说,原因是百余年来进化论已经形成一个根深蒂固的庞大体系,牵连着太多人的现实利益,盘根错节,积重难返。如果放弃进化论,很多人将无以为业。而且如果否定进化论,就得承认创造论,也就必须承认创造者——上帝的存在。这对那些不愿承认有神的人,就成了一个无法正视的难题,所以他们宁愿将错就错,我行我素。但这已经与科学无关,而成为良心与道德的问题了。
从遗传学看来,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所组成的遗传信息链是一个极其匀整而又极其稳定的双螺旋结构,它能不断地分裂和复制自身而保持结构不变。这便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圣经上说,上帝所造的各种生物都是“各从其类”,瓜不能变豆,鹿也不能变马。异类杂交常不能成孕,或使子代不育(例如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这也是因为它们的遗传基因结构各不相同所致。任何对这一信息结构的干扰破坏均导致畸形变态,此即所谓“突变”。严格地说,“突变”实乃“畸变”,它不但不能促使物种进化,反而将导致退化和衰败。无数天然和人为的事实都说明这一点。物种为什么会突变?无非是因为遗传基因在某些物理的、化学的因素影响之下发生结构改变所致。于是有人用X光、放射性元素或化学毒素去处理果蝇等实验动物,结果突变果然出现了,但人们所得到只是一些奇形怪状的畸变个体,并不能创造更进步、更高级的新种系。你能相信过量放射线去照射双亲的生殖器官,能使他们生出更优秀的子女吗?你不觉得这种念头实在茺谬吗?然而这正是进化论突变论者企图让我们相信的。
为了弥补进化学说诸如此类的破绽,从达尔文时代至今,进化论的论点就一直在变,直到最近,仍然继续不断有新的论点出现。这一现象说明,迄今为止,并没有任何一个论点真正可信,否则就不必众说纷纭了。试想,如果进化论具有万有引力定律那样明确的可信性,还需要修修补补吗?目前的进化论与达尔文时代已经有了显著的差别。为了弄清进化论的真相,有必要对此略加探讨。其间的差别主要有三点:
第一,现今的进化论者虽然尚未完全放弃突变说,但已承认突变在进化中的作用微不足道,而且承认绝大多数的突变(99.9%以上)都是有害,当然不能促成进化。在这一点上,现今的进化论者较其前辈有进步。
第二,达尔文认为所有物种都是由最初的单细胞生物进化而来。至于这个单细胞生命又从何而来,达尔文没有明确交代。但他并不相信单细胞生物可以由无生物自动进化而来。他仍然认为在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所以他认为单细胞生命的出现,需要一个“最初的推动”。既是推动,当然就不是自动进化。
而现今的进化论者,则认为进化的原则不单适应于生物,也适用于非生物,甚至整个宇宙都在进化当中。非生物物质可以自动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至高级,并由非生物进化为原始的生物。但这一观念明显与已知的科学原则相违背,它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它违反著名的巴斯德原理。如果这一观念属实,则作为现代医学基础的微生物学和消毒灭菌、无菌操作等原则便全部毫无意义。因此,它很难为稍具科学常识的人所接受。于是他们辩解说,由无生物到生物的进化过程在现今的世界上虽已不可能重演,但在远古地球幼年时期,那时的原始世界犹如一个容有特种培养基的大烧瓶,在当时的特殊条件下,空气和水中的氨和碳氢化合物可能自动结合为氨基酸,氨基酸又可能结合为蛋白质。然后在蛋白质的基础上,由于某种特殊原因,终于迸发出生命的火花,形成第一个单细胞生物,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于是如此这般,终于进化为今天洋洋大观的生物世界。但这种神话式的“理论”,既不曾为任何人所目睹观察,又不可能以任何实验作重复验证,更无任何客观事实为依据,这与科学究竟有何相干?由此可知,现今的进化论者实在比达尔文更加主观武断。
迄今为止,所有蛋白质都是某种生物以其特有的模式在酶的作用下合成的,否则,无论有多少氨基酸都无济于事,而酶则都是生物产物。请问,在生物出现以前酶从何而来?不少科学家曾使用昂贵的器材设备,力求用人工方法合成蛋白质,但他们的努力一概以失败告终。试问,有意识、有目的、有科学步骤的实验尚且不能做到的事,难道无意识的偶然事件能做到吗?那么酶能否自动生成呢?按照酶体的结构,如果能自动合成的话,则一种酶的自动合成机率为10-20,这已经是近于不可能的事,而问题还在于单独一种酶并无多大用处,必须有多种酶同时作用方可。而酶的种类则不下两千种之多,于是其总的机率便是10-20×200=10-4000,这是一个超乎人类想像能力之外的数字,根本没有实践意义。我们姑且假定酶的种类不是两千,而是仅有两种,则其自然合成机率为10-40,我们再假定酶的合成反应能以每秒钟一百亿次的超高速度进行(这是不可能的),则仍然需要3×1022年,即三百万亿亿年方有一次成功的机会。但学者估计地球的寿命只有46亿年,宇宙的寿命也只有150亿年,那就是说,宇宙的寿命必须再延长两万亿倍方有一次同时合成两种酶的机会。这是可能的吗?更何况蛋白质并不等于生命。
生物,即使是最简单的单细胞,其构成也极其复杂。生命绝不像恩格斯所说仅仅是“蛋白质存在的形式”那么简单。一个未受精的鸡蛋,的确是蛋白质存在的形式,而且远不止此,它还具备小鸡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但却孵不出小鸡,因为它没有完全的生命。任何细胞要生存,至少必须有一层外膜将它自己与外界分别开来。这层膜允许它自外界吸取营养,却不许无用的物质进入;又允许它向外界排放代谢废物,却不许有用物质散失。这种半透膜就不是蛋白质,而且至今仍是人类所不能制造的。任何生物要继续存在就必须繁殖,就必须有遗传物质,而遗传物质也不是蛋白质。
所以仅仅有蛋白质决不能构成生命。
第三,现今的进化论者得益于遗传学的新成就,力图将进化学说建立在基因的基础上。不同于以前的突变说,他们现在强调渐变的作用。即由于遗传因子的多样性,生物在繁殖过程中,子代个体与亲代均有微小的差别,此即所谓“微进化”。这些微小的差别经过千年万代的积累可成为巨大的变化,形成“显进化”。如果同一物种的两个种群为高山大海等所隔离,不再有基因的交流,则在微进化及其它因素的作用下,各种群的总体基因库即可能出现极大差别。这种现象称为“基因漂移”,是导致种群进化、并造成新物种的基本动因。这种说法显然比突变说圆滑得多,但也并不令人信服。
因为各种生物两代之间的差别,只是个体或种群的“特化”,并不是“进化”。这些变化虽然多种多样,却仍然在各个物种特征的框架之内,并不能超越种际的界限。例如,狗在长期人工培育下,其体型已有很大差别,小者似猫,大者似豹。但它们决不能小如鼠,大如象。而且这些变化都是可逆的。如果任凭各种狗自然混交繁育,很快就会变为野狗的体型,归回狗的本态。各物种的基因为数众多,通过两性繁殖,可以形成近于无限的组合方式,唯其如此,才能使所有个体除了有种族的共性之外,尚各有其个性,不会有两个个体完全相同(同卵孪生例外)。各种群若长期分隔,也会表现出种群的不同特征。这是生物繁衍的正常现象,与进化无关。种群的特化现象就是圣经上所说“从一本(血脉)造出万族的人”<使徒行传17:26>.圣经上说各种生物“各从其类”<创世纪1:24>,并非“各从其形”,并非同一物种的所有个体一概形貌雷同,千篇一律。那不是神的作为。神所造的是一个充满荣光和智慧,并丰富多彩的世界。然而尽管人类分化为不同的族群,各有肤色、毛发、体形上的特征,但那并不是进化。
人还是人,并没有进化为“超人”或“非人”的新种,任何不同种族的人均可互相婚配,正常生育,且能生出更为健壮优秀的后代。说明他们仍然属于同一个“人”种。现代进化论者说,如果两个种群互相隔离过久,它们的基因库就可能相差太多,以致可能再互相交配,而成为两个不同的新种。但这也是想当然而已。试图制造新种的人工试验从来没有成功过,在自然界也难以找到可信的例证。所谓“基因漂移”,是在正常的繁衍过程中逐步实现的,并不包括突变的因素,可知基因成份仍是该物种所固有的,并无新的成份,当然就不会构成新种,也就无所谓进化。
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实例是金鱼。金鱼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自然鱼种,而是中国人经过千余年的努力制造出来的鱼类变体。金鱼的前身是鲫鱼。早在唐代,人们就发现某些鲫鱼色呈金红,称为“金鲫鱼”。这从现代遗传学的观点看来,不过是鲫鱼一种特化变体,如果任其在广大鲫鱼群体中生活繁育,很快就会消失,其后代仍将变回正常的鲫鱼。但从人类的观点看来,它们却比正常青灰色的鲫鱼美观,于是人们便养来观赏。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这些变体鱼和正常鲫鱼群体完全隔离,其变态就被人为保存下来。以后继续有新的特化变态出现,变态越严重,便越为人们所喜爱而予以保存。经过千余年的变态积累,遂有今天千姿百态的金鱼“品系”。从外观看来,它们和一般的鲫鱼几乎已毫无共同之处,似乎确实已经“进化”为一系列的新“品种”。但实际上并不如此。这些变态积累虽为人们所喜爱,但对金鱼而言,却是被迫如此,极不利于其生存。它们只能在人为的特殊条件下勉强生活。如果放归自然,金鱼通常会全部死去。如果环境的改变比较缓和,允许部分金鱼继续存活,则在其繁殖过程中,子代小鱼将继续表现不同性状,其中越是接近其远祖鲫鱼的小鱼,其生活能力越强,因而在自然环境中存活的机率越大,其余的则逐渐被淘汰,经过若干代的自然反向淘汰以后,最后存活的子鱼便全部“各从其类”,仍旧变回为鲫鱼去了。如果其间有普通的鲫鱼参与混交,则可加速这一回归过程。二者可以混交,也表明它们仍旧同属一个鱼种,并无新种出现。这一事实说明,即使经过千余年的隔离选择的变态积累,既没有变出一个新的鱼种,也未使鲫鱼有任何进化,鲫鱼还是鲫鱼。
又如印第安人进入美洲,显然是史前时期的事。他们和其它人群隔绝远比金鱼的历史更为长久,不知已经多少千年了。但印第安人仍可与其它种族的人婚配生育,并没有成为新种,人还是人。足见进化学说之虚妄。
尔文主义的中心思想是“物竞天择,优胜劣败,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但这并不是科学,而是十九世纪英国人的政治哲学。当时大英帝国经过产业革命之后,正处于膨胀阶段,“日不落帝国”的臣民惯以“优胜者”的姿态睥睨全球。在达尔文出版其“物种原始”之前,英国早就有人公然发表“生存竞争,胜者统治”一类的言论,和达尔文的理论显然同出一辙。达尔文也不讳言,他的进化观点深受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影响。达尔文不过将当时英国社会的这类偏见推广至整个生物界,并给了它一个貌似科学家表象而已。达尔文学说助长了霸权主义的气焰,使之席卷全球。但从科学上看却是毫无根据的。从始至终,都有一些学者不苟同达尔文的意见,并从科学上力陈其非。但言者谆谆,听者藐藐。为什么这么一个有明显错误的假说能够风靡宇内?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个假说,恰好迎合了当时一批人的政治需要,从大资产阶级、帝国主义者、霸权主义者、种族主义者到马克斯主义者,都从达尔文的假说中为自己的主张和行为找到了“科学的”依据。
例如,马克斯在达尔文发表其专著两年以后(1861年)写道:“达尔文的著作非常重要,它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支持了人类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完全符合我的观点”。恩格斯也对进化论推崇备至,称许它为十九世纪三大科学发现之一,并说优越的无产阶级终将赢得这场生存斗争。于是“从猿到人”就成为马克斯主义社会发展史上不可少的章节。后来德国种族主义者的代表希特勒则说,“优秀的日尔曼人的天赋使命,就是去彻底消灭那些像蝗虫一般繁殖的劣等亚洲民族”。形形色色的社会力量都从各自的角度出发,对达尔文学说推动不遗余力。这便是达尔文学说之所以能势如狂潮,泛滥全球的主要原因。然而时至百余年后的今天,所有上述这些社会势力终于一一走向没落消失。
随着科学的发展终于有更多的人认清了达尔文学说的谬误。1945年诺贝尔生物奖得主柴恩(Ernest Chain)说,“适者生存是毫无根据而且违反事实的假说,长久以来,众多科学家不假批判,囫囵吞下达尔文学说,真是令人惊讶。”最近,瑞士联邦理工大学华裔地质学家许靖华教授在他的新著《大灭绝》中,更从最新学术发展的角度充分阐释了上述观点。许氏从恐龙类动物的灭绝这一重大事件入手,综合了近十余年来各国学者的最新研究成就,和他本人的科研成果,对恐龙灭绝的原因和后果,提出了相当明确的解释。恐龙是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两个地质年代中占据绝对优势的生物,小者如猫狗,大者几比鲸鲨。陆地、沼泽、湖泊和海洋乃到天空都是它们活动的领域。它们在地球上兴盛发达逾一亿年之久,但在中生代之末和新生代之初的间期中却突然灭绝,消失无踪了。恐龙为什么会灭绝?按照进化论的说法,是因为它们在生存竞争中,被新生的、适应能力比它们更强的哺乳动物所战败,作为劣者一方被消灭了。这是“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最好例证。 但这论点却在几方面遭到质疑:
(一)如果恐龙是被哺乳动物战败而消失的,那地质纪录却显示,恐龙是在极短的时期内突然消失的,并无连续演变过程。进化论者说,那是因为地质记录不完整,有缺失,所以看不到全部过程。然而事实证明这一时期的地层结构是完整的,并无扰动缺失。
(二)如果恐龙是被哺乳动物消灭的,那就应当是先有哺乳动物的大发展,然后有恐龙大灭绝,而后到新生代第三世之后,才有哺乳动物既少又小,根本不可能和那些庞然大物争短长,更不可能将当时所有物种的四分之三和恐龙一起予以消灭。
(三)如果恐龙是因对环境适应不良而灭绝,那么在其存在末期就应呈现适应不良的缺陷及衰败现象。然而恐龙族直到其生存在最后阶段都适应良好,毫无衰败征象。由此看来,“生存竞争、适者生存”的解释是没有根据的。
为了解决恐龙灭绝之谜,学者们采用了地质物理、地质化学、古生物学及古地磁学等各种方法,更使用中子冲击技术激活有关的元素,再用高灵敏度质谱仪测定各地层内铂族元素,特别是铱元素的含量。铂族元素比重较大,且有亲铁特性,故在地球形成早期尚呈熔融状态时,就已大部分沉降于地球深部的铁镍核心处,因而在地壳表层含量甚少,铱含量只有0.3PPM(PPM意为百万分之一),是为铱元素的地表“背景丰度”。但在彗星及陨石等天体内,则仍保持宇宙物质的一般丰度,故较地表背景丰度高得多。如果某一地层内铱含量普遍地、显著地高于背景丰度,则可断定在该地层形成时,曾有地外天体光临。在中生代和新生代的地层界面上,铱的含量相当于背景丰度的30-200倍。由此可确定,当时曾有巨大无比的天体与地球相撞击(大致推断是一颗哈雷级的大彗星)。撞击的即时后果与后续灾变,导致恐龙族及当时所有其它物种之75%同遭灭绝。这一推断可使与恐龙灭绝有关的种种现象得到圆满的解释。
恐龙灭绝并非地球生命史上的特例,只是较近的一次而已。如以同样的方法去检查其它各个不同地层的界面,都可发现类似的灾变及某些物种的灭绝。可见在整个地质年代中,天外飞来的横祸是屡见不鲜的事,参看月球表面密密麻麻的陨石坑,亦可旁证此说不谬。例如在古生代与中生代地层的界面上,也有一次大灾变,甚至比恐龙时期者更为惨烈,竟然使当时所有物种之95%一扫而光。而在古生代最早的寒武纪与比它更早的前寒武纪的地层间,也有一次类似的大灾变,使当时繁盛的海洋软体动物灭绝殆尽。依此线索检视各个地质年代物种的兴衰历史,可以发现一个通则,那就是在每次原有物种灭绝之后,随之便有一些新的物种起而代之,快速发展去占有原来的空间,以后保持数百万年稳定不变,直到在另一次灾变中突然灭绝,依此循环不已。
既然物种的灭绝是由于天灾横祸,当然就与生存竞争无关,也无所谓优胜劣败。强弱优劣同遭大难,幸存者未必为优,绝灭者未必为劣,存亡绝续,全视乎当时的机缘,如天体的大小,落地的地点与季节,撞击的角度与速度等等。而且在地球生命史上,生物互助共存是通则,互斗而亡乃是特例。人类无情地自相残杀,是人类特有的罪行,不是自然法则。生物赖以存在的正常状态是互相依存,保持生态平衡。食肉动物以食草动物为食,是典型的弱肉强食,前者貌似优胜,但它们却不能将食草动物赶尽杀绝,否则它们自己也将灭亡。人类的智能对任何其它生物均占绝对优势,人类现有的手段,足以将所有其它生物毁灭多次而绰有余裕,但人类却不能任意妄为,因为人在毁灭其它生物的同时也将毁灭自己。没有任何生物可以单独存在,人也不能例外。在达尔文思潮的怂恿下,人类已经对大自然造了够多的罪孽,为今之计,不是利用自己的优势去消灭那些劣势弱势的生物,而是尽其所能去保护那些已被残害的物种,不使生态平衡遭到更大的破坏,这便是当前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环境保护意识。这样,人们愈深究生命史的资料,就愈清楚地理解“适者生存”并非自然规律。愈研究史料,就愈发现达尔文所标榜的自然选择学说并非科学。达尔文的《物种原始》一书中并没有充分的科学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论点。该书的副题“生存竞争中优势种族的保存”就是一种伪言。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使自然选择说的荒谬性暴露无遗。现在该是人们猛醒的时候了。达尔文主义是人类思想史上最大的迷思。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明显与事实不符的谬说像达尔文学说这样被人们当作理所当然的法则加以接受。所幸一百多年过去,拨云见日的时刻终于到来。现在几乎已经没有什么古生物学家还质疑生物的大灭绝现象,也没有人当真以为生物灭绝的原因是生物间的竞争。有些顽固不化的达尔文主义者还在负隅顽抗,但已经于事无补了。
既然达尔文的观点是错误的,它并不能对客观世界提供合理解释,那么当我们面对一个如此绚丽多彩、充满无穷智慧的世界时,难道能不想到必然有一个超然的智慧作为宇宙间一切智慧现象源头吗?
进化论学说认为一切都是偶然和进化而来,虽然这个学说偏引了人类一百多年,但是绝对的错.达尔文最大的理论根据是假想和地质学,而也就是地质学让他翻了船.以前考古学及科学不够发达,人类因为不肯相信上帝,刚好达尔文有此一说,人在无路可走之下,便抱住进化论当成宝贝.现在科学比百年前发达得多,便渐渐地证明他的学说愈来愈有问题,不少美国学校已经把进化论从课堂里拿掉了.
地质界有一个时代是寒武纪(进化论地质年代),约在5.3亿年前,科学家发现在这个时代,各式各样生物同时出现,称为“寒武纪生命大爆炸”,而那时的动物型态与现在的动物一样,并无所谓的进化,在此之前,动物迹象不多.最近,中国科学家通过对澄江动物群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揭示了寒武纪大爆炸,证实几乎所有的动物祖先都曾经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获得了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新华社2004/2/20电〕,这岂不证明了动物是同时创造出来的吗?进化是一步一步来的,那有同时出现的道理,更怎么可能“各从其类”?进化论实在没有根据!
无神论者不肯承认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发明了偶发说,说生命的起源出于偶然的碰撞,这点可能吗?我们现在以科学及数学来反驳他们.任何生物都必须有蛋白质,所有蛋白质都是各种生物按照其特有的遗传信息指令,在酶的作用下合成的,否则有多少氨基酸,都无济于事,而酶都是生物产物,请问在生物出现之前,酶从何处而来?最简单的生物蛋白质至少须有四百个氨基酸,而各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均有其特定的排列顺序.以此计算,假定蛋白质可以随机合成,最简单的蛋白质的合成机率或者概率是10-297.根据数学的Borel定律,任何机率低于10-50的事是不可能出现的.既使以最宽容的条件计算,蛋白质的随机合成机率也远远低于这个限度,所以绝无可能实现.进化论学者将希望寄托在漫长的时间上,以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任何事情都可以发生.而宇宙存在的时间,至今约有150亿年(1.5×1011年),如以秒计则为4.73×1018秒.如果蛋白质的合成反应能以每秒钟一百亿(1011)次的超高速进行,则自宇宙形成开始碰,也只能碰4.73×1029次而已,远不能达到合成一个蛋白质分子所需的机率.据了解,一个最简单的生物至少需要124种不同的蛋白质,而每一种都需要大量的相同分子方能行使功能,所以既使偶尔合成一个蛋白质分子仍然毫无意义.而蛋白质并不等于生命,生命绝不像恩格斯所说仅仅是〔蛋白质存在的形式〕那么简单.
一个未受精的鸡蛋,确实是蛋白质存在的形式,而且还具备小鸡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但却孵不出小鸡,因为它没有生命.任何细胞要生存,至少必须有一层外膜将它自己和外界分开,这种外膜就不是蛋白质,至今仍是人类所不能制造的.任何生物要存在,就必须要繁殖,就必须有遗传物质,而遗传物质也不是蛋白质.除此之外,蛋白质的合成还必须有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存在,因为支配蛋白质合成的密码信息来自DNA.而DNA也是生物产物,不可能凭空出现.根据犹他州州立大学,F. Salisbury教授计算,在1020个与地球相似的行星上,在40亿年的时间内,从无生命的物质中,自发形成一个DNA的机率是10-41523.另外,蛋白质及DNA等生命所需物质必须同时存在,才能运行.蛋白质的合成,必须要先有DNA;而DNA的合成,必须先有各种相应的酶,缺一不可,这种连环运作,更进一步排除了生命靠巧合成功的可能性.
我们不把事情讲得那么复杂难懂,就算有了各式各样的机电零件堆在一位工程师身旁,没有经过训练,他能制造出汽车或计算器吗?同样,就算有各式各样的蛋白质在那,没有设计及制造技术,能发出生命吗?世界上哪一位科学家,因为有了生命三元素空气,阳光,水,而能制造出生命或简单的蛋白质?道理很简单,因为生命物品的产生是需要设计创造的.
以上的科学例证,均说明了生物是创造出来的,生物不是偶然发生的,达尔文的假说不但误导了人,百年来也被有心人利用,从古至今,从未有这样大的人为祸害!
达尔文的忏悔
随着科学与哲学的发展,学术界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尽管在这个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企图将上帝逐出生物界,但如今它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还是来自达尔文主义自身。因为它已经很难自圆其说并解释问题。于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批评达尔文主义,美国学者詹腓力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著作《审判达尔文》从法律、历史、哲学、心理学、动物学、古生物学等方面对达尔文主义进行深刻而全面的批判。
的确,达尔文的理论是不能让人信服的。如果生物真是由一个物种向另一种物种进化而来,那么必定存在物种间的过渡类型。可是为什么我们所发现的化石中却几乎找不到这样的证据?如果生物的进化真的是长时间的逐渐变化,那么从单细胞又如何产生出复杂多样的动物门类呢?从同一个祖先那里又如何进化出多种不同基因组合的物种呢?为什么大约6亿年前的寒武纪,几乎所有动物的"门"同时在地层中出现呢?
达尔文因为要找一种动物是在人和猿猴之间,用这个来证明他的学说,所以在一八三一至一八三六年,乘“猎犬号”轮船周游世界,寻找这种动物。事后报告,经过地方以纽西兰为最黑暗;那地的人民没有衣没有鞋,在树上做巢居住,杀婴孩献祭,拜偶像,不顾妇女的血战,欺骗诡诈,大量喝酒,淫乱等等可恶的习惯多得不能一个一个的列举出来。达尔文说明这类民族,还需要进化二千年,才能象现在人的样子。但是他第二次再经过那个地方时,因为基督教已经传进去,竟然完全不同了。人们已经建造房屋居住,并且装窗,也能种田种树,恶习惯大大除掉。达尔文到这时不能不赞叹基督的大能!自己惭愧所创立的学说幼稚错误,就出一大笔金钱,买了许多圣经分送各处土人,到这时他说:“我承认原始的生命是造物的上帝造的,如果没有一个终极的原因,宇宙就不能存在。”
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创始人,他的那本《物种起源》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可是达尔文却是个基督徒,在他的《物种起源》和《自传》中多次强调;自己从没有否认过上帝的存在,并称自己的学说与上帝创造宇宙万物毫不矛盾。只不过在某些国家因为种种原因所出版的其著作有删节,以上内容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
达尔文晚年终于忏悔了.他的《物种起源》英文本结尾有这样的话:‘生命是奇妙伟大的,这是造物主最初给了一个或几个动物的生命。’在他的自传里,有这样的话:‘我认为原始生命,始于创造的上帝。’‘若没有一个至性的原因,宇宙是不可能存在的。’‘我一生未作过无神论,反对上帝的存在。’最后他承认进化论只是他年轻时期的一种幻想。”1882年达尔文去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墓地,牛顿(基督徒)的墓旁。
希望大家不要再被进化论给蛊惑了.圣经【提摩太前书6:20】你要保守所托付你的,躲避世俗的虚谈,和那敌真道、似是而非的学问。【罗马书16:17】弟兄们,那些离间你们,叫你们跌倒,背乎所学之道的人,我劝你们要留意躲避他们。【歌罗西书2:8】你们要谨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着基督,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掳去。
待续


本页被读过1923次。This page has been viewed 1923 times.

评论: 上贴指南

用户名

性别
男(Male)
女(Female)

内容 作者 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