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回到主页

大连原子的博客







登录名


圣经是上帝默示的话(1)


2010-07-09


圣经是上帝默示的话(1)
原子
【前言】众所周知文字记载书的种类是甚多的, 历史、政治、经济、法律、文学、文艺、诗歌、医药、工程学……可谓“书山”、“书海”天文地理、三教九流、各行各业无不能从书中了解到。然而人类史上所有的书都是人的思想、智慧的结晶,惟独《圣经》这本书不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结晶,而是上帝默示一些人利用《圣经》这本书把自己的旨意传达给人类。
那么,说圣经不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结晶,而是上帝的话语有什么根据?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吗?当然有啊!论证圣经是否是上帝默示的话语,除了要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上帝是存在的,还要论证《圣经》的作者、写作方法、其内容如何与人写的不同,并且还要拿出令人信服、没有人能够推翻的证据证明圣经绝不是人类的智慧的神奇性。
由于《圣经》的《旧约全书》39卷写的是上帝,《新约全书》27卷写的是耶稣基督,所以一是要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圣经是上帝默示的话语;二是要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耶稣在历史上有其人;三是要论证耶稣确实是上帝的独生儿子,他来到人间如何的与人不同;四是要论证耶稣如何是为了拯救人类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五是要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佐证耶稣确实死了,他确实被埋葬在坟墓里死后的第三天的确是复活了。这些论证如果其中之一被推翻,整个基督信仰便不会存在。
一、神奇的《圣经》
3000多年前古老的圣经记载是耶和华上帝创造了宇宙、星球、地球、万物和各从其类的动物禽鸟牲畜……圣经说上帝用泥土造了男人亚当,上帝往亚当的鼻孔中吹了口灵气亚当就活了。上帝又在亚当身上取下一块肋骨造了女人夏娃,就是这样产生了人类。圣经批评家认为这都是神话传说,都是人们心目中的虚无幻想。
多少年来,圣经批评家们把《圣经》当作以色列犹太人的民间流传的故事,认为这是一本劝人行善的书,把耶和华上帝耶稣基督当作神话中幻想的神来看待。圣经批评家认为圣经说耶和华上帝利用六天的时间就创造了宇宙、星球、地球、天地、万物、人类,说人类是上帝用土做的、上帝制造的大洪水、挪亚方舟、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所做的那么多的神迹奇事、说耶稣是童贞女玛利亚所生的、说耶稣是上帝的独生子、耶稣所作的诸多神迹奇事、耶稣为拯救人类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死后又复活了……这一切一切统统都是无稽之谈的神话传说。他们认为《圣经》中的内容就像中国神话小说中的天宫、玉皇大帝、海龙王、极乐世界里神通广大的如来佛祖、观世音菩萨等人们编造的神话故事。还有人认为《圣经》是一本劝诫世人多做善事不敢犯罪作恶的书,是一本让犯罪作恶的人悔改的书。
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统治者之所以提倡基督信仰并允许《圣经》这本书在本土广泛传播,其目的是基督信仰不仅没有威胁其政权稳定,相反圣经对稳定国家政权和谐国情产生重要作用。圣经甚至可以平息法律无法平息的、道德无法解决的事情。他们认为基督信仰是利国利民的。
2000多年来人们对圣经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似乎皆有理由。史学家认为:《圣经》是一本犹太人的历史书,是一部经典之作。文学家认为:《圣经》是一本文学标准经典,世界上无论哪一本书的文笔及写作之佳都是不能超过《圣经》这本书。
圣经说人类是上帝用泥土造的,现代科学家为了证实人类是否是泥土做的,经研究证实人类身体的元素无一不是从泥土而出。世界著名化学家们对人体详细化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
人的骨骼 是由磷酸钙组成。磷酸钙是一种矿石粉末,是泥土中的成分之一;
人身上的肉 是由脂肪和蛋白纤维细胞组成。如果把它分解就变成水与煤炭和芒硝;
人的血液 分解后可得出水和氧化铁。氧化铁是红色泥土的主要成分。
实际人体所组成的物质是不值钱的。曾有一位俄国的化学家对人体的价值进行化验得出结论是:人体的70%是水,人体的脂肪可做六块洗衣肥皂,人体的磷质可做220根火柴,人体的所有石灰质可以消毒一个鸡笼,人的肉体内所含的硫磺可杀死一条狗身上的跳蚤,所含的铁质可打一根铁钉,人体有盐一把、糖一杯,还有一点氮气,做成火药可放一炮。所以,人的宝贵不在于人的肉体乃在于人的灵魂。生理学家告诉我们,人体的细胞每七年新陈代谢一次,换句话说,人体七年死一次,可见人的驱壳或死或生算不得甚么,最要紧的是人的灵魂得救与沉沦问题,因为这关系人永生的大事。由此可见,通过现代科学家们的研究,从人体的成分组成材料来看,圣经上说的人是上帝用泥土创造的,是完全合乎逻辑的,圣经说牲畜动物禽鸟……各从其类是谁也推不翻的真理,科学越发达越能证明古老的圣经是上帝默示的话语是可信的。
1、圣经的独特性
★ 可拉特(Sidney Cllett)在其所著的《圣经注释》All About the Bible;Fleming H.Revell Co.出版)一书中曾引用蒙地洛•威廉(Montiero Williams)教授曾花费了42年的工夫研究东方宗教的经典,并将之与圣经比较,他的结论是:
“你可以把这些东方经典堆积起来放在你的书桌的左边,再把你的《圣经》单独放在右边,但中间一定要留些空隙。真的,这些所谓的东方经典与《圣经》之间差别太大了,任何高深的宗教思想都无法沟通两者间的鸿沟。”
人们认为科学万能的书籍是常常改版的,而圣经是上帝耶稣基督的话语不能加添也不能删去,几千年来圣经从未改版。
圣经的独特性和令人惊叹之处在于,其作者的身份、数量、写作年代的久远以及各不同时期著作的连续性等。除《圣经》以外,人类史上再不可能出现第二本如此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广泛的类似的书。《圣经》是由40多位不同身份、不同职业的人所写成的,作者中有君王、宰相、军事指挥者、政治家、诗人、医生、税吏、农夫、渔夫、牧人等。前后写作时间共计是1600年,全书共66卷。全书是采用犹太文字、迦南文字和闪族语系中的亚兰文字写成。
《圣经》写作的地点也不同,有篇章是作者在旷野中写的、或是作者是在牢狱中写的、或是作者是在皇宫里写的、或是作者是在旅途中写的、或是作者是在地窖中写的、或是作者是在海岛上写的、或是作者是在山中写的、或是作者是在和平环境中写的、或是作者是在战争时期写的……在喜乐的心情状况中写、在悲伤失望中写、在亚洲写、在非洲写、在欧洲写……
★ 美国麦道卫博士在他的著作《铁证待判》一书中说:
“人类史上,几乎所有著书者无不是为名、为利或者为让人们了解真实的事情而写作。如果说这些写《圣经》的作者是为了名或利,显然不合逻辑。既然不是为图名利而写,那必是向人们说明实事。因为如此多的不同地位、不同职业、不同年代、不同民族的作者,在世界三大洲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心情状况下,都在默默地写作证实一件事——圣经是上帝默示的话语。”
从上面介绍的《圣经》著成的情况看,说明《圣经》产生的背景是相当复杂的,作者们的写作风格与形式也大不相同,其中体现史记、法律、宗教诗、劝告书、抒情诗、预言、传记、启示、个人的信、个人的回忆录等。且没有编者编辑组成的这一本经典之大作,在人类史上有同样的书吗?如果圣经不是上帝默示的话语,这本《圣经》能够产生吗?
麦道卫博士说:“《圣经》是世界上第一本被翻译的书,希腊70个译本(Septuagint)乃是被译成希腊文的希伯来文《旧约圣经》,约在公元250年译成。《圣经》被翻译又被译过,也被意译了无数次,其次数远较现存之书为胜。”
★ 大英百科全书这样记载:
“到1966年为止,《圣经》已被译成240种文字及方言,……其中一部分或某卷书已被译成
739种译本,总计有1280种语文版。”从1950年至1960年间,世间有3000个《圣经》翻译人员在从事《圣经》翻译的工作。
麦道卫博士说:“《圣经》在翻译版本方面确实是独特无双的。《圣经》在人类史上是普及面最广的、销量最大的书,《圣经》已经翻译成1600种语言、方言,即使黑人、土族人也有《圣经》可读。文盲乡愚一听也能明白。据1975年统计,世界全年销售《圣经》3.8亿本。圣经的这些独特性都是任何书所不可相比的。”
2、在种种摧毁打击下《圣经》仍如磐石屹然矗立
★ 美国麦道卫博士在他所著的《铁证待判》一书中引用一些学者的话说:
“赫斯丁(H•L•Hastings)对《圣经》在屡经无神论者及怀疑论者的攻击及批判之下仍能矗立不倒,作了强而有力的阐明:‘1800年以来,许多不信圣经的人竭力驳斥圣经,想推翻圣经,但圣经却仍如磐石一般的矗立不移。它的销路增加,如今更为人所爱读及爱戴。不信圣经的人对《圣经》之攻击实在如用小铁锤敲打埃及金字塔一样,结果实在微不足道。’当法国国王提议迫害国内的基督徒时,一位老政客兼战士对他说:‘万岁!上帝的教会是块铁砧,曾磨损尽许多的铁锤。’正是如此,不信圣经之人的铁锤都被磨损了,而铁砧却依然长存。如果《圣经》不是上帝的书,人们早就把它摧毁了。帝王与教皇,国王与祭司,公子及领袖们都想设法毁灭《圣经》,如今他们都已过世,而《圣经》却依然活着”。
★ 兰姆(Bernard Ramm)说:
“圣经的丧钟响过千万次,送葬的行列聚集了,墓碑上的文字也雕刻妥了,葬礼词也宣读了,可是尸体从未长眠于此。没有任何一本书,象《圣经》这样被宰割、被刃杀、被考察、被查缉、被诽谤。有什么哲学、宗教、心理学、古典或现代的诗词书籍曾经历过这么多集体的攻击?被如此刻毒地批判过?如此彻底的摧毁过?人们对其中的每一章、每一行、每一字都不肯轻易放过?……然而如今《圣经》仍为数以亿万计的人所爱、数以亿万计的人所读、数以百万计的人所研究,且乐此不倦”。
★ 麦道卫博士说:
以往有句流行的话,这是圣经批评家所保证的结论:如今这些批评家都已经落魄潦倒,而他们批评的圣经却仍长存。用“资料假设”(Documentary Hypothesis)作比方吧!它起源是基于批评摩西五经(Pentateuch)认为不可能是出于摩西之手,因为根据“圣经批评家所假设的结论,证明当摩西的时代这些作品都尚未产生,他们相信摩西五经必定是出于后期作家的手笔。于是圣经批评家们开始动脑筋建议,摩西五经必然是由约伯记、传道书、箴言及申命记的作者集体写成的,他们甚至有本事把一句经文分析成是三个作者的作品,他们为批评学建起无谓的空中楼阁。但就是在这时候,有人发现黑古董(Black Stele)的存在。在这些石碑上刻有楔形文字(公元前3000多年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苏马连人创造的文字,笔画象楔子,古代巴比伦人、亚述人、波斯人等都曾使用这种文字),其中详细记载着汉摩拉比法典,难道这也是摩西以后的作品吗?当然不是!这是摩西以前的作品;不但如此,这实在是亚伯拉罕以前的作品,约存在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比摩西的作品至少要早300年。这真是妙不可言的一件事!这些都存在摩西之前,而圣经批评家们却认为摩西是个原始人,生长在根本没有文字与字母的时代。
这诚然是历史对人类的讥诮!虽然如今在某些学府中“资料假设”的学说仍在被传授,但其起初的理论基础(《圣经》批评家们的“假定的结论”)已被取消了,而且视为谬误无稽。圣经批评家们说,耶利哥的城墙不可能倒下来,你知道他们又错了,因为耶利哥城墙确实倒了。“圣经批评家假定的结论”中,他们认为旧约时代根本没有赫提特人(Hittites),因为历史上没有关于此民族的其它资料可查,他们必是出自神话。但这个结论又错了。由于考古学家的挖掘,现在有数以百计的参考资料记载着长达1200多年的赫提文化。
西方保守派浸信会神学院的院长雷长马省(Earl Radmacher)借用前辛辛纳提城希伯来联合大学犹太神学院院长(世界三大著名的考古学家之一)葛鲁克先生(Nelson Glueck)的话说:
“我听见葛鲁克先生在德州达拉市的以马内利会堂(Temple Emmanuel)中红着脸辩论说:有人指控我在学校中教导学生圣经是上帝口传的真理,而且字字绝对正确。但我要大家了解,我从来没有这样讲过,我只是说,在我所从事的考古研究中,我从来没有发现一件古物是与圣经中上帝的话相抵触的”。
圣经在面对批判之下是独一无二的。历史上再没有一本书能象《圣经》一样。一个有心追求真理的人对这本独特的书理当加以研读。
麦道卫博士说:没有一部书曾遭致象圣经一般的恶意攻击。许多人想焚烧它,禁止它。可拉特(Sidney Collett)在《圣经注释》(All About the Bible)一书中说到:
“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作家、哲学家,也是著名的无神论者,生前他曾预言在他死后100年,基督教将不复存在,人们只可能由历史中读到它而已。但事实胜于雄辩,伏尔泰早成历史,而《圣经》的销量仍在继续有增无减,并且籍着它把福音与祝福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例如!在以往占之霸(Zanzibar)地方的贩奴市场上,筑起了英国最魁伟的大教堂,当年用来鞭打奴隶的地点如今立起领圣餐的桌子。这类的例子在世界上真是不胜枚举……有人说:如果要想禁止《圣经》的推销,犹如叫众人用肩膀抵住太阳的火轮,企图禁止它运行一样”。针对伏尔泰预言基督教及《圣经》在百年之内即将绝迹的狂言,盖司乐与尼克(Geisler and Nix)指出:
“在伏尔泰死后50年,日内瓦圣经工会就用他的印刷机和印刷所印了成山的《圣经》。”这真是天大的笑话。
公元303年,戴克里仙大帝下旨:“将所有的基督徒及他们的《圣经》予以摧毁” 并传令各地方:“申令将所有的教堂和《圣经》焚烧;凡信基督教的人,在朝者失其官职,在野者失其自由”。 然而以上焚经的圣旨却遭到历史的讥诮,在戴克米仙大帝下旨25年后,继位的君士坦丁大帝就下令希腊史学家优西比渥(Eusebius)用政府的钱备制《圣经》。
《圣经》在其历史不灭一事上是独特的,它证明《圣经》在万书中有如鹤立鸡群的一部书,一个有心追求真理的人对于这本独特的书理当加以研读。[1]
因而,在人类史上无论哪一本书,也没有象《圣经》这样长时期的一代一代受到攻击而不受影响,并且越被反对反而销量越大,同时相信上帝耶稣基督的人越多。例如历史上罗马皇帝名代欧盔显(Diocletian)皆尽凶猛的手段攻击《圣经》,他的手段实为人类史上最凶猛的,由于圣经是上帝默示的话语,人不晓得,怀疑上帝的存在及他超智慧、超自然的大能,认为《圣经》是一部神话的书;把人间的所有的《圣经》都一本一本地销毁,信徒被他屠杀了数万。他建立了一个得胜碑,碑上刻有:“基督教的名业已消灭”(Extincto Naminechristionorum),但还不到20年《圣经》又复出来了,并且比以前多的多。
英国一位叫英格索(Engersol)的大臣, 他反对圣经最强烈,他绞尽脑汁搜查《圣经》、焚毁《圣经》,可是当他死了以后,他的住宅被《圣经》公会买了,用来大量地印刷《圣经》,我们现在所用的《圣经》就是从他那里传印过来的。
公元300年,罗马帝国君王朱利安,他也是很强烈地反对《圣经》。他深知如果采用暴力手段消灭《圣经》那是绝对行不通的,相信上帝耶稣基督、相信《圣经》的人如同地里长的韭菜一样,割掉了还会重新长出来,且长得更茂密旺盛。他要在圣经的预言中寻找毛病,他认为如果在圣经的预言中找出令人信服的毛病来,就说明圣经是不可靠的、《圣经》的内容并不是上帝默示的话语了,这样所有的人就自然不会再相信上帝耶稣基督和圣经了。他找到《路加福音》21章24节耶稣的话:“他们要倒在刀下,又被掳到各国去。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践踏,直到外邦人的日子期满了”。朱利安想破坏圣经的预言,他要在罗马人掌权之时在犹太人复国之前,就恢复此圣殿的建造,造成圣经的预言不准确的证据。朱利安是一位罗马帝国的皇帝,他要建一座城市、一座圣殿都是容易办到的。他委任他最心服的大臣阿力匹阿斯,令其承担建造耶路撒冷圣殿的大任,并有巴勒斯坦总督的热心赞助,再加上全国各省犹太人的齐心帮助,其造圣殿的声势特别浩大,预期必能完成。但是其结果告诉人们,他们的一切企图都是枉费心机!因为当巴勒斯坦总督协助罗马大臣阿力匹阿斯奋力催促工程进行之际,忽然出现可怕的火球,在靠近圣殿地基的地方喷射出来连续不止,使施工人员来不及逃命被烧得焦头烂额,根本无法再继续工作了。这些火球竟如此顽强地阻挡那些施工人员,坚决的将他们赶到施工地之外,最终使建造工程停建了。
1881年,英国的蓝赛爵士(Sir William Ramsay)是一位正直的青年,他品格端正、受到高深的教育,他有一种诚挚的热望,甚愿意追求真理。然而他是在怀疑上帝的环境中长大的,他坚信圣经是虚假的。他用了多年的时间筹划自己要领导一个探险队,进入小亚细亚巴勒斯坦地区,计划在这圣经的老家挖掘出证据来证明圣经是一些有野心的僧侣之著作,并不是上帝默示的话语。他认为《圣经》中记载的保罗传道路线,和所到之地的记述最有漏洞可寻,也是《新约圣经》之最弱的一点,从前也没有人到过当地进行考察研究。所以,他宣布他的计划要以《使徒行传》作为指南,顺着保罗的行程走,借以证明使徒决不是按着圣经中所描述的路径进行的,以证明圣经是虚假的。他们深信自己一定能够完全驳斥圣经而感到高兴,因为这是自罗马大帝朱利安以来最豪勇的壮举。蓝赛的探险队与众不同,因为他深得他的领袖同情和信任,他不是一个喧嚣、狂妄、激烈的亵渎者坐在屋里凭空假想、没有根据地攻击这部源于远古巴勒斯坦地区的书。他在体质和知识方面都有相当好的基础条件,能够从事这项艰苦的《圣经》调查工作,所以他的领袖以及他的部下,都十分信任他。蓝赛爵士带着前人从没有的先进设备,跑到圣经的老家在那里用了15年的功夫,将真实的圣经凭据挖掘出来。公元1896年蓝赛出版了一部巨著《旅行家圣保罗和罗马的百姓》,这部书一出版,便使世界上的无神论者和怀疑家们十分沮丧,因为他公布的对《圣经》的考察结果是出乎人们意料的,反而又增加了他们的烦恼。在此后的20年里,蓝赛爵士又接连不断的出了许多著作,每一部都是显明在考察地点已经证明了全部《新约圣经》是准确无误的。
他的所有证据都是如此的动人和有力、令人信服,使许多不信上帝耶稣基督和圣经的人,都接受了耶稣基督的信仰。直至今天这些书已倍受时间的考验,非但没有一部受人反驳,而且也没有人想再作这样的尝试。蓝赛爵士在《旅行家圣保罗》238页提到新约使徒行传中说:“使徒保罗,由一城换到另一城,以及在所有许多的细目中,从没有发生一点错误”。
3、圣经的可靠性
麦道卫博士在他所著的《铁证待判》一书中,拿出了大量的、详细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圣经是可靠的,并不是民间无名的人瞎编乱造的。麦道卫博士说,在查证《圣经》在历史上的可靠性时,我们必须采用考证一般历史文献时所用的衡量标准,这样才算公平。
森德斯(C.Sanders)在《英国文学史研究简介》(Introduetion to Reserch in English Literry History)一书中曾列举三种基本考验及编纂史料的原则:参考文献的测验(Bibliographical Test)、文内证据的测验(Internal Evidence Test)、及文外证据的测验(External Evidence Test)。
孟沃华(John Warwick Montgomery)在《历史与基督》(Historyand Christianity;Inter-Varsity Press出版)一书中写道:“若有人对新约各书的内容有所怀疑的话,也就等于同时贬低了所有古典文学的价值,因为自古代存下来的资料中,没有任何一种比《新约圣经》更久经考据的了”。
兰姆(Bernard Ramm)在《基督徒信仰的确据》(Proestant Christian Evidence, Moody Press出版)一书中提及《圣经》古卷的正确性与权威性时说:“犹太人那种处心积虑保存经卷的精神一向是史无前例的。犹太文字的特别系统可以计算每一个字母、每一个音节、每一个字及每一段落。在犹太人的社会文化里有专门一种阶级人,他们唯一的责任是保存并传递这些经文资料,使之无误、无讹,以臻完全——这批人就是文士、律师及马所礼人(Massoretes)。有谁会去计算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作品里的字母、音节及字句呢?西赛录(Cicero)及沈尼加(Seneca)的作品也无专人来仔细分析,固定字句的真伪与正误。至于《新约圣经》,总共约有13000种全部及部分的抄本,其中包括希腊文及其它语文版本。这些抄本均自古存留至今,没有任何其它的古典作品是经过许多考验还能无误地留存下来”。
李昂(John Lea)在《世界上最伟大的一部书》(The Greatest Book in the World)一书中把《圣经》与莎士比亚的作品相比:“在北美回瞻杂志(North American Review)的一篇文章里,一个作者很有趣地将《圣经》与莎士比亚的作品相比较,却发现人们对《圣经》的手抄本所费的心思、所花费的劳力要远较莎翁作品为多,虽然后者是印刷版,前者却是手抄本。他说:
“这实在令人咋舌。莎士比亚的作品至今只隔280年,其中的疑难及差误却远比一千八百年前的《新约圣经》为多,何况期间有近1500年的时间,《圣经》都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存在的(那时没有印刷技术)。但在新约中,除了10至20处的地方外,对其它的每一节经文,《圣经》学者们均能表示同意。而且他们所不能彼此同意的地方也都只限于经文的讲解,而非是对经文的本身有所疑问。但在莎翁37本剧本中,每一个剧本至少有100处以上的地方要引起人的争论,而且这些差异处都是足以影响整个文句的意义的”。[2]
美国《圣经》校订委员会委员艾博特(Ezra Abbot)在其《批评文字》(Critical Essays)一书中论道:
“经文具有各种不同的抄本,其数目之多令无数的读者咋舌,但我们要记这个数字通常只是一般不信基督教之作家们所提供的数字,说总计‘共有15万种!’数目如此之大,这样看来岂不证明《新约圣经》确实不甚可靠,这会不会影响我们信仰的根基呢?”他说:“学者们从这15万种《圣经》手抄本中,认真的精选再精选,直到精选至经典的50种。尤其是无神论的学者们、《圣经》的批判学家们人多势众,他们的评审、鉴定抄本的工具充足,因此这些抄本中所谓较严重的问题都得以一一解决,被经学家们断定为真的经文均是相当可靠的。这与鉴定古代的文学作品有何其大的差别,许多文学古著我们不但不能完全肯定它的字句,连对那些用来解释原文的文字其可靠性,我们也都会有所怀疑,然而《圣经》内容的鉴定却没有那么困难!”
麦道卫博士在他的著作中,引用了诸多的世界著名学者们对《圣经》的可靠性的论证结论。例如:
何德(Fenton John Anthony Hort)曾毕生研究《圣经》抄本,因此一直被视为经卷考证的权威,他说:
“《圣经》中有八分之七左右的部分被专家们认为是可信的,至于其余的八分之一在经文批评学中看来,只限于文句排列的先后次序的不同,有些太过琐碎根本无足轻重。如果这个取舍的原则是正确的,那么差异的范围就可大为缩减……若以此计算,那么我们就知道一般所谓的差异都是极琐碎的,真正值得研讨的只占差异总数的极小部分,甚至不超出全部经文的千分之一”。
华费尔(B.Warfield)大胆宣布说:“《新约圣经》留传至我们手中时,其中内容全部或几乎全部都是无误的,即使是最差的版本亦例外,我们可引用班德赖(Richard Bently)的话来证明:‘《圣经》的经文绝对真实、准确……其中的信条与道德教训均被完整保存着——无论你如何挑选版本,即使故意挑选最差的版本,其中内容依然不会改变’”。
甘扬爵士(Sir Frederic Kenyon)乃当今最伟大的新约《圣经》文字批评家,他一再强调经文中的错误绝对不足影响基督教的基本信仰。他说:“我最后还要再次提醒大家,基督教的基本信仰并不建立在一句会引起争论的经文上。但如果我们一味只提及这些经文的错误和文句上的差异,必然使人对《圣经》的内容及文字产生怀疑,以为《圣经》是经不起审定的。我们强调的《圣经》内容是绝对可信的,实非言过其实,特别《新约圣经》其经文内容尤其可靠。它除有多种抄本之外,又有早期的《新约译本》及教会早期作品中所引用的新约文字,可以用作勘校的参考资料。任何一处有问题的经节,都可以从这些参考资料中找出其正确的原意来,世界其它的古典文学作品却没有这样的优点……经过多年来苦苦追寻经卷的底细,经过多年来的研究工作,我们终于印证《圣经》的准确性,也看出我们手中所拥有的这卷书诚然是可信的,它是上帝真实不变的话语”。
耶鲁大学的鲍罗斯博士在《石版的意义》(What Mean These Stones? Meridian Books,1956年出版)一书中写道:
“在一次将希腊文的《新约圣经》与古代纸草经卷比较结果,能使我们对经文流传的正确性又增添不少信心……经文在流传时所保存的准确性实令人钦佩,人对其中所含之教训实不应再起任何怀疑”。
福斯博士(Howard Vos)在《我应否相信圣经》(Can I Trust My Bible,Moody Press,1963年出版)一书中宣称说:
“单由考证文学证据的立场来评断,《新约圣经》的可靠性就已远较其它古书来得有力。”
华费尔博士(Benjamin Warfield)说:“我们若采用目前《新约圣经》的经文,与古时的《新约抄本》相比,我们就……不得不为两者相近似的程度感到惊异。《新约圣经》是经人细心抄写才留传下来的,抄写的人之所以细心,完全是出于他们对上帝的话敬爱的缘故。这也是上帝格外的恩赐,使他的教会能在每个时代中保存一部全部无误的经书。若与其它世俗的古典文学相比较,所留传下来被世人一直使用的《新约圣经》远较任何古书数量为众。不仅如此,许多早期信徒所留传下来的其它著作及见证中,足供我们鉴定、修正新约版本中为数稀少的不准确部分,这些优点都远非其它古典作品所能及”。
史垂特博士(Burnett H.Streeter)相信由于有大量的新约版本留传下来,“经文的可靠性应当是很高的。”
近代伟大的英国学者布如斯(F.F.Bruce)博士在《新约文献》(The New Testment Document)一书中,曾极生动地描述《新约圣经》与其它古典文学的不同,他说:
“古典作品中没有一部象《新约圣经》一样,能拥有这么丰富的证据……当我们把《新约圣经》的抄本与其它古代具有历史性的文学著作相比时,我们就更可以欣赏新约抄本资料是何其丰富!凯撒的‘高卢之战’(Gallic War)约写于公元前58~50年间,但如今所存抄本无几其中只有91本能算是较好的版本,而最早的抄本约在凯撒去世几百年后方才写成”。他例举了很多古典文学作品抄本的可靠性,都是无法与《新约圣经》抄本的可靠性相比的 。
通过诸多世界著名的史学家们对《圣经》可靠性的认真论证,其结论是:《新约圣经》的可靠性是百分之百的!那么《旧约圣经》是不是百分之百准确的呢?
麦道卫博士说:
“《旧约圣经》方面的参考文献不似《新约圣经》那么丰富,直到死海经卷被发现之前,我们所拥有最早的希伯来文手抄本是来自于公元900年左右。希伯来文的《旧约圣经》是在公元前400年左右时期所写成,因此所留传下来的手抄本与原文相隔1300年的时间。乍看起来似乎《旧约圣经》并不比其它古典文献来得可靠。然而当死海古卷被发现后(《旧约圣经》《死海古卷》是在公元1947年牧羊少年在死海边上的山洞里发现的,乃是由4万个经卷的碎片所集成,共有500份经卷。),《圣经》学者们才发现,许多旧约经卷都是在耶稣时代(公元元年)之前所写成的。当这些事实被公诸于世,并经比较后,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可以印证《旧约圣经》的可靠性。正如甘扬爵士(Sir Frederic Kenyon)所说的:“我们基督徒可以将《圣经》拿在手中,而毫不畏惧、也毫不犹豫地说,我们手中握着的乃是上帝真实的话语,由历代相传下来的,虽经长久的年代,其中主要内容却从无损失”。
对于民间为什么没有留传《旧约圣经》的手抄本,甘扬爵士认为:“我们不必为缺乏希伯来文最早的《旧约圣经》手抄本而感到惊讶,也不必为之不安。除了以上所述犹太人摧毁手抄本的方法外,我们还要记得,历世累代以来犹太人经常受到外族的迫害,他们的财物受摧毁,《旧约圣经》手抄本的古卷当然也会随之丧失。而真正得以遗留下来的,就是犹太人视为所应当留下来的马所礼经卷(Massoretic text)”。
布如斯博士(F.F.Bruce)相信《旧约圣经》的可靠性,他说:
“马所礼人所编纂的希伯来文子音经卷(最早的希伯来文《圣经》只有子音没有母音,直到马所礼时代,因不方便朗读才加入母音。)流传有近一千年的时间,但与原本相比较时,却仍能保持惊人的信实程度”。
葛威亨博士(William Green)总结说:
“世间没有任何其它的古典文献象《旧约圣经》这样正确、精细地抄录流传下来的,这种说法真是一点都不错”。论到希伯来文《旧约圣经》能被如此正确地抄写、留传,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艾肯孙(Atkinson)博士说:“这几乎就像是神迹一样”。
魏洛狄博士(Robert Disk Wilson)在他所著的《科学化的旧约研究》(A.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Old Testament ,Moody Press出版)论及《圣经》的可靠性与可信性应可以回溯至旧约时代。他在书中写道:
“由144件自埃及文、亚述文、巴比伦文及摩押文音译成希伯来文的名字中,或由40个由希伯来文译成以上各文字的名字(总共188件证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有2300年至3900年的时间,《圣经》中的专有名词从没有被译错过。最初的文士在音译这些名字时,必须使用最正确的语言学原则,使原名与译名极其接近,这充分证明他们的仔细与学术精神。更有甚者,希伯来人的作品能数世纪以来一直被抄经家不断抄写,也是在其它历史文献中所未有过的现象……自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400年间共约有40位君王存在,每一位都按其朝代先后记载……其中不但记有同国的其他君王,又有其他国的君王史记可供核对……《旧约圣经》中有关各君王的记载,其正确性实超出人类的想象之外,若这只是出于偶然,那它只有75的后面再加上22个圈子分之一全对的机会”。
魏博士总结说:
“这个证据说明《旧约圣经》的原版经文经过2000年的抄写后,仍能十分正确地留存给我们,这件事实不容我们忽略。这不但证明2000年前的原版《旧约圣经》与2000年后的抄本几乎完全吻合是可能的,我们由巴比伦原本与2000年后之抄本文献所存在的类似之处,又由相隔2000年的纸草经卷与现代版本的古典文学相似,只见少数内容上的出入,再看过去希伯来原文经卷中的犹太君王名,及外国名词如今仍很正确地被留传下来,我们实不得不佩服这种近乎科学的精确性,这个精确性更是有目共睹的”。[3]
麦道卫博士在他的著作中,不仅引用了诸多的著名的学者论证了圣经的可靠性,也例举了《新约圣经》中被考古资料证实的诸多实例,例举了大量的、令人可信的、考古文献印证圣经的可靠性,书中将圣经的可靠性介绍的非常详细。他说:
魏豪生(Julius Wellhaussen)是十九世纪著名的圣经批判家,他觉得摩西颁布的大祭司条例中,论到用圆铜镜制洗濯盆很可能是后人加入的资料,为配合他的这种看法,他不得不把记载帐幕的时间挪得再后一些。只是当时我们没有肯定的资料,证明魏豪生所定的时期(公元前500年)不对。但后来我们发现从埃及历史的帝国时代中确实找到有关铜镜的记载(世间约在公元前1500~1200年间),由此我们推出摩西与出埃及记亦属此时代的事迹,即公元前1500~1400年间的事。他例举一些著名的学者对圣经的可靠性进行了论证——
奥克兰大学(Auckland University)的古典文学教授柏莱洛克(E.M.Blaiklock),对《新约圣经》中的四福音其中的“路加福音”作者路加的考察结论是:
“路加是位彻底的史学家,他的独特之处使他可与世间其他希腊作家齐名”。
《新约圣经》中的碎纹石小道(The Pavement),希伯来语叫厄巴大(Gabbatha,约翰19:13)。许久以来,人们一直找不出这个耶稣受本丢彼拉多审判的地方究竟何在,因此有人说:“看吧!圣经不过是神话,并没有任何历史根据”。
亚布莱特教授(William F.Albright)在“巴勒斯坦的考古学”(The Archaelogy of Palestine)一书中却指出:
“此处就是耶路撒冷的罗马军事总部所在地,乃是一座称为安东尼之塔的公堂。该地在公元66年至70 年间当耶路撒冷城被毁时同时被毁。以后罗国大帝哈德里安(Hadrian)(公元137~138年)在位时曾重建耶路撒冷城,却将该公堂埋在地下,直到近来始为人所发现。”
毕士大池,这是《新约圣经》上另一处史无稽考的地名, 现在考古学家们已颇有把握地相信,“此池大约座落在第一世纪时耶路撒冷古城的东北部(此区称为毕士沙,乃‘新草地’的意思)。1888年左右考古学家们在圣安娜教会附近,挖掘时找到它的遗迹。”
亨利•莫理斯(Henry Morris)在《圣经与现代科学》(The Bibleand Modern,Moody Press,1956年出版)一书中如此注意到:
“我们不能否认,考古学所发掘的资料与《圣经》上的记载仍有不能完全吻合的地方,但其中的差异并不严重……值得我们欣慰的是,考古学家挖掘出许多与《圣经》背景有关的证据,直到今天其中尚没有一件能证明《圣经》是错的”。
蓝赛爵士(Sir William Ramsay)被人视为世间最伟大的一位考古学家。他在19世纪的德国历史学校中受教,在校期间他从学习中知道使徒行传乃属公元第二世纪中叶的作品,他不仅深信此说,并且决心要证明此说。然而经过他的努力,收集来无数的证据之后,他反而推翻了自己以往的信念,他这样解释:
“当我最初开始从事此项研究工作时,丝毫没有想到路加的作品应属第一世纪,相反的,我反对这种说法,别出心裁与听起来完善的托宾根(Tubingen)理论完全把我说服,我已没有兴趣对使徒行传写成的时间再去仔细研究。直到近来因研究小亚西亚一带的地势、古迹及社区情况,我才再度有机会详读使徒行传,无意中却发现其中的记载竟是出人意料的真实。事实上,我一直视此书为公元第二世纪的作品,根本不信其中所包含的证据能印证第一世纪时的实况,但我却慢慢发现这本书实在是研究费解难题的良友。”
蓝赛也对路加写作历史的能力甚为佩服认为:
“路加是一位第一流的史学家,他写的资料不但真实可靠,他也拥有史学家应有的历史感。他把注意力集中在控制历史演进的一些理想和计划上,又能适当的处理每一件重要的历史事迹。他能掌握住重要的事件,据实畅谈,对不足轻重的史迹,他则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有些则完全删除不记。总之,路加的名字应与世间伟大的史学家同列。”
待续


本页被读过4011次。This page has been viewed 4011 times.

评论: 上贴指南

用户名

性别
男(Male)
女(Female)

内容 作者 时间 ..
7.6. 公元2500~2250 -> 公元前2500~2250不灭的灵♀2010-07-10 16:29:13
6.Ebla Tablets, 有1800个,存在于公元2500~2250年间,比摩西早1000年左右 (en.wikipedia.org/wiki/Ebla_tablets):

不灭的灵♀2010-07-10 16:22:48
5.更清楚些:
不灭的灵♀2010-07-10 16:00:33
4.Black Stele, 七尺6寸高,比摩西早至少300年 (www.contenderministries.org/biblestudy/archeology.php#blackstele):


不灭的灵♀2010-07-10 15:43:36
3.我的想法是,一般的书都是一个人一生里写完的。

圣经里的中心人物是上帝,中心话题是救恩计划。从旧约里就开始逐渐透露救世主的来临,预言他来世后将发生的事。新约实现旧约里的预言。

很显然,"...因为如此多的不同地位、不同职业(有君王、宰相、军事指挥者、政治家、诗人、医生、税吏、农夫、渔夫、牧人等)、不同年代(前后写作时间共计是1600年)、不同民族的作者(全书是采用犹太文字、迦南文字和闪族语系中的亚兰文字写成),在世界三大洲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心情状况下(有篇章是作者在旷野中写的、或是作者是在牢狱中写的、或是作者是在皇宫里写的、或是作者是在旅途中写的、或是作者是在地窖中写的、或是作者是在海岛上写的、或是作者是在山中写的、或是作者是在和平环境中写的、或是作者是在战争时期写的……在喜乐的心情状况中写、在悲伤失望中写、在亚洲写、在非洲写、在欧洲写…… ),都在默默地写作证实一件事——圣经是上帝默示的话语。”
不灭的灵♀2010-07-10 14:21:15
2."人类是上帝用泥土造的"

在我没认上帝之前,这是绝对不可接受的。只因当时我对科学并没有深入了解。

人能变成土,为什么上帝不能用土造人?上帝是万能的。一切物质都是由基本原素组成,把原素的位置变换一下不就成了。这点正好能解释复活。死去的人体是骷髅,怎样才能再有肉体,那是上帝的事。
不灭的灵♀2010-07-10 12:59:16
1.“基督信仰是利国利民的”

的确如此。如果每个人都完美得和耶稣一样,那这世上就没有战争,没有恶行,只有善。

我的感觉是与信主的弟兄姐妹们在一起心里踏实些。因为我们应知道不去查别人的短,应当以鼓励的方式帮助大家共同进步。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要学好真是很难。至少主里的弟兄姐妹不应当以敌意攻人,这点是区别的标志。
不灭的灵♀2010-07-10 12: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