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回到主页

无名小卒的博客







登录名


《微坛经典回顾之三十五》WT谈创作背景与心得


2010-05-28


[Timothy♂ 2009-10-08 07:10:09]
(妈)353. 很高兴看到朋友们听歌留言。畅所欲言的气氛非常好。我们创作这首歌的时候,完全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朋友感兴趣,更没有想到由这首歌引发的讨论还这么深入。从原创歌曲的角度来看,这是一次成功的创作。现在,我爱微风在外面旅游,我自己又是个思想比较简单的人,很多讨论无法介入。但是我非常欣赏各位的见解,见识。通过阅读朋友们的真诚留言,无论是鼓励性质的,还是批评性质的,对我们来说都是很珍贵的听众反馈,对于我们以后的创作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我们唯有真心地感谢! 作为歌曲的创作者,我们当然愿意自己的作品能被更多的人听到。如果歌曲能被推向更高,更广的传播平台,我们当然赞成。但是我爱微风和我从合作的那一刻起,就有着相似的见解,我们也会一直遵守自己制定的不成文的原则。这就是我爱微风在创作点滴里面提到的,我们的音乐是纯粹的音乐,作为艺术品,她不会完美,但是每一个音符都不会有功利色彩,每一句歌词都不会有商业目的。我们所追求的原创歌曲,是我们对生活经历的总结和思考,让别人分享我们的幸福和苦痛,如果我们的音乐能让人听后有所感触,我们就满足了。至于其他一切,对于我们来说都不重要。更不用谈什么个人曝光。总之,非常感谢所有的朋友,我们的付出是为了你们的共鸣,你们的反馈是我们继续原创音乐的动力!

[我爱微风♂ 2009-10-20 21:10:48]
(妈)1245. 我现在还在欧洲,人在旅途,上网不方便,匆匆浏览了回帖,想告诉大家,我很乐见对这首歌的褒贬和对爱国与国籍的争论。这种矛盾的心态正是我们想表现的。在美国住久了,明白万众一心不都是好事,有时甚至是危险的。渺小的我能给大家提供一个讨论的平台,看到这么多精彩的观点,感觉很幸运。我们都是业余音乐爱好者,凭有限的水平和时间也很难做出完美的作品。大家的反馈是最好的镜子。所有的鼓励我都在这里感谢,所有的批评我都会认真听取,思考,同时也衷心感谢。只是对不起不能及时清除个别带有脏字的回帖,有些扎眼。望大家不必太介意。

[我爱微风♂ 2009-10-23 12:10:15]
(妈)1384. 本来不想说什么,但是不忍心让人失望,只好硬着头皮说两句,很可能说完了还是会让人失望。要是那样,先对不起了。
我的观点其实都在歌词里了。
现在更想静静地听大家的讨论。也很乐意给大家提供一个平台。
我不善言辞,也不会长篇大论,就说说自己的经历吧,省得大家去猜。
我从小喜欢音乐,由于随野战军长大,条件很差,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在进入清华前,能接触到的最高级的乐器就是手风琴了。永远忘不了小学五年级时,父亲看我这么喜欢手风琴,花了两个月的工资买了个48贝斯的小手风琴。部队驻扎的小地方找不到老师,父亲就买了本张子强的“手风琴演奏法”,边读边教我。那就是我的音乐启蒙。
虽然喜欢音乐,但是因为太缺乏基础教育,连五线谱都不识的我实在连想都不敢想去上音乐学院。
真正全方位地接受音乐上的锤炼是在清华的学生业余文艺团体-文艺社团。
清楚地记得进校的第一天,还在懵懂之中,听到远处传来一阵手风琴声,随声寻去,从一号楼一直摸到文艺社团集中班所在的17号楼。在那里,找到了我梦寐以求的知音,接触到了从未见过的各种乐器。
在清华的五年,读书之余,我学了吉他,电贝司,钢琴和鼓的一些基本演奏技术。因为是自学的,水平很低,缺乏基本功,只能算是玩玩而已。那时很少唱歌,业余时间都被乐队占据了。
毕业后到了深圳,痴迷了一阵卡拉OK。
出国后在当地华人乐队里弹过一段键盘,偶尔也登台唱歌。
玩作曲是从2007年底开始的。当时的初衷是想给自己的音乐爱好留下点纪念,如果有人喜欢我的音乐那就更好了。就这样,把自己的业余时间都扔进去了。
从欧洲旅游两周回来后才发现这首歌居然掀起了不小的风暴,处在台风眼里的我却像是个局外人,心情基本上是平静的。有人说我出名了,我不以为然。我还是我,一个普通的软件工程师而已。我不是什么明星,也不想利用别人的情感来牟利。
我和Timothy只不过通过这首歌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而这种感受又碰巧是很多在外华人的共同感受而已。
当然有一些人因为经历不同,和我们的感受不一样,这完全能理解。大家把自己的感受都说出来,这世界才更完整,才更精彩。
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稳定的平台,让大家方便说话。我毕竟是干软件这行的,应该可以做到。
不希望别人仰望我,那样我会很不自在的。我喜欢被平视。
本来就一直是一个普通人,也永远会是一个普通人。只要把我当成一个信得过的朋友就很让我满意了。
谢谢大家的关注。

[Timothy♂ 2009-10-30 08:10:02]
(妈)1896. 一直想谈谈我爱微风的原创音乐。首先声明,我是他的一个FAN,因此我的观点难免比较主观。抛砖引玉,希望看到更多的观点。到目前为止,我爱微风的原创音乐,从风格上来看,包括爵士乐,摇滚乐,热带风情,欧洲韵律,乡村音乐,等等.从器乐的角度分类,有钢琴曲,手风琴曲,小乐队.对于一个业余音乐爱好者来说,他作品的多变风格和丰富内涵,令人瞠目.有一部好莱坞的片子,叫做[Good Will Hunting], 中文译名是[心灵捕手],主人公威尔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清洁工,他能在一个小时以内推导出一个教授的博士论文解决的问题.威尔自己说,当贝多芬,莫扎特看到钢琴时,他们就能演奏.他自己看到这些数学符号时,就能推导.我不认为我爱微风是贝多芬或莫扎特,但是,音乐对于我爱微风来说,就像是数学之于威尔.

[Timothy♂ 2009-11-02 11:11:17]
(妈)2106. 看到有朋友问,我就谈一下歌词的创作背景.

歌词的创作是在国庆前夕,精确地说是9月15日。 因为是国庆60周年,想写个歌词给微风看看是否能弄成一首歌。歌唱祖国的歌挺多的,比如“我爱你,中国”,“歌唱祖国”,我们想从一个不同的角度表达对祖国的牵挂,思念,担忧,祝福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感情。我是学工科的,语文水平有限,歌词只能写些大实话。这歌词说白了就是把心里话编成顺口溜。微风看着兴起,也写了几段,所以这歌词我们是一人写了一半。 后来不断修改,润色,最后定稿。 朋友们探讨的许多有深度的问题,比如国籍跟爱国的关系啊,亲妈后妈的感情啊,等等,我们从来都没想过,也让我们长了见识。最初我给歌词的题目是“我的中国,我的妈妈“,歌词是把写中国和写妈妈穿插交织在一起的。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只写中国的词。“妈呀!中国“这个歌名是微风的提议。另外,歌中的旁白也是微风的手笔,为歌曲增色不少。这歌是我第一首中文原创歌词,写这首歌词之前在网上google了一阵子写歌词入门,算是自学吧。有的朋友觉得这不象歌词,这个很正常,因为我们也感觉这个词很另类。最开始想写成一种RAP风格的词。后来微风说歌词不够长,就没采用RAP.

[我爱微风♂ 2009-11-07 00:11:19]
(主)108. 无言:我同意,就是音乐本身是不含确切意义的,每个人听了之后都会有自己的理解。一首歌曲想表达的意思完全是由歌词来完成的,乐曲是载体而已。
山青水秀:我想,要想感动别人,必须先感动自己。
小青:我自己最偏爱的是[平凡的日子],一方面歌词正是我最真实的写照。另一方面,我很偏爱带有爵士风格而又舒缓平和的音乐。有时在上下班的路上听这首歌。[失去你]会让我自己听得流泪,但不太敢多听。[Bakawali]里面的和声玩得比较让我满意,虽然最后的高音区发声方法似乎不对。[飞向梦想]能让我找回一些青春的记忆,虽然很简单。[相见并不遥远]的前半部分比较别致清雅,后半段有些累赘了。翻唱里我最喜欢的是[天边],[We Are The World]和[Home]。器乐里最偏爱[雨夜思]
吾临天下:谢谢你对我这么高的评价,但愿我配得,事实上做不到。我努力带着一颗简单质朴真诚的心去追求音乐,却经常会漂移,因为我到底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我爱微风♂ 2009-11-07 23:11:18]
(主)114. 小青,很高兴你也喜欢那首“平凡的日子”,看来是有共鸣的。我可不认为是全才,我只是比较敢去试,再加上电脑背景比较强,可以用电脑来弥补技巧上的不足。我想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努力保持平和的心态,明白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不是什么星,也不是腕,只求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谋求别人的共鸣。当然,说的容易做得难。

[小青♀ 2009-11-22 18:47:05]
(主)340. To 微风:请允许我先把一个问题撂在这儿,等你光顾此处时再说。一般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常常会遇到(artist's block)卡壳现象,我知道有位著名艺术家,他在卡壳时,会去拿倒立,他说他立刻会茅塞顿开,从相反的角度去看问题。:)想知道你目前为止是否经历过这种卡壳现向,如果有过,你又是如何摆脱出来的?谢谢。

[我爱微风♂ 2009-11-23 00:19:29]
(主)356. 回小青,你说的卡壳现象,我叫做瓶颈,常有的事。
我时常坐在钢琴前即兴弹,有时候一次可以弹出十几个曲子。录下来后第二天听,发现几乎都是一个味,就毫不犹豫地统统扔掉。偶尔会有一些火花闪过,赶紧录下来,第二天听,如果还有保存价值,就有可能成为一个作品。
有时几个星期也没有火花,就听听别人的东西,或者翻唱一些歌曲消遣一下。那时我就庆幸自己不是靠创作吃饭的,大不了洗手不干了,反正也饿不着。这个宽松心态对我是很重要的。我难以想象自己在高压下还能有心思创作。
另外,因为起点很低,我一直抱着卑微的心去玩音乐,抱着感恩的心去接受批评和指教,也很坦然接受失败。这种心态对于我也很重要。
不是有人说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么?现在,我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要努力战胜内心中可笑的骄傲而继续保持卑微平和。即使江郎才尽,至少江郎会快乐。

本页被读过2115次。This page has been viewed 2115 times.

评论: 上贴指南

用户名

性别
男(Male)
女(Female)

内容 作者 时间 ..
1.这么系统的回顾,有些WT谈的创作背景与心得,我以前还真给漏看了。看到这些心得,更感到"业余创作"的威力了。 谢谢WT! 也再一次感谢小卒的辛苦。ox2uk♀2010-05-30 03: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