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回到主页

无名小卒的博客







登录名


《微坛经典回顾之十一》归与不归?


2010-05-15


更新记录:
5/24/10:加入妈坛No的#5269和罗马人的#5298
5/28/10:加入妈坛网景、专业黄绿、侃呀侃等人的相关讨论


[鱼德♀ 2009-12-12 06:24:05]
(妈)5267. 海外华人遭遇的最大人生陷阱是什么?(转贴)

为出国付出惨重代价的朋友们,他们人生可能遭遇到的最大的陷阱、或者影响他们人生幸福的最大陷阱之一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就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中西方文化冲突。不彻底“融入”西方文化,你就不能在当地生存发展,即使回国,你也不能算是“学成”归国——留学生最重要的使命,并不是技术,而是对于另外一种文明的把握和传播。

  于是你学习。但好不容易适应了西方社会的文化与价值,一旦在中国机会的召唤下回国,却又要碰到反过来的文化不适应症、即人们常说的“反向文化冲突”。一个人如果不适应自己从小生长的文化,成为所谓的“假洋鬼子”,不是悲剧是什么?

  于是你不回国。但对于那些留在国外工作定居的朋友来说,他们最大的悲哀在于,经过非凡的努力,适应了西方文化、融入了西方社会、甚至把自己彻底西方化之后,一个永远无法融合的问题:种族认同的困惑将陪伴他们一生。种族差异,是文化认同之核心、文明冲突之母。是几乎无法协调、融合的初始价值。

  让我举两个经典例子来证明我对于种族融合的悲观主义:加拿大总督伍冰枝女士,是五十年代从香港来到加拿大的第一代移民。尽管她本人并不把自己当作中国人看,比如她的姓名是:Adrian Clarckson,用的是她的前夫的姓,但她成为总督之后,华人媒体还是把她欢呼为华人从政的光辉代表——在这个例子里,华人社区把一个与自己血缘相关、但文化并不相同的人,当作了自己人。伍总督的尴尬是永恒的。(由于伍冰枝一直不与华人社区进行沟通认同,华人社区在发现自己对伍冰枝肉麻不成趣之后,又对她采取了一种冷淡和排斥的态度——徐小平加注于2005年)

  另外一个例子是关于美国国会唯一的一个华人议员David Wu。他在2001年5月应邀去美国能源部演讲,到了门口被警卫大公无私地挡驾在门口,反复询问他是否是美国公民,他拿出议员证来也没有用。使得这位华人在美从政骄傲的象征人物倍感失落……在这个案例里面,作为彻底美国化并且攀上国会议员如此高位的David Wu,遇到的是非华人族群、或者可以说是主流社区的“另眼”看待。吴议员的苦恼是深远的。

  伍冰枝或者DavidWu,他们已经是在西方社会登峰造极的华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这两个故事,最经典地印证了我想表达的一个主题:在海外生活的华人,也许能够获得物质和事业的一切,但有一种东西却注定有所欠缺:基于民族和种族特点的中华文化环境。失去这个环境的华人,无论你如何成功,不管你多么富有,其生活总会令人感到某种巨大的缺憾。

  为了生存与发展,华人不得不离家背井到海外寻求出路。但是,人口浩渺的中华民族、幅员广大的中华故土、影响巨大的中国文明,使得华人出国有了一个非常不同于其他移民族群的特点:这就是全球范围内炎黄子孙在种族和文化基础之上的一致认同性。这种认同性,当大家在国内时,体现出的是一种和谐而充实的生存状态(比如全国一致欢呼申奥成功,狂欢世界杯出线);当人们到国外时,则表现出一种精神的互相依托和支援。

  海外华人,无论什么身份,什么状态,他们永远的精神依托,就是中华文化的自觉、亚洲祖国的意识。不同的人对这种认同心理的评价和看法是不一样的,有人赞美它,有人厌恶它。但无论如何,它将永远驻扎在海外华人的灵魂深处。

[No♂ 2009-12-12 07:12:30]
(妈)5269. 美国是属于美国人的, 英国是属于英国人的, 法国是属于法国人的, 就像中国是属于中国人的.

如果一英国人(在中国生, 中国长, 说中文, 有中国籍, 懂中国文化, 但祖父母都地道英国人)想当中国的国家主席, 中国人干吗?

你出国留学就出国留学, 学完了不走, 人家让你留下, 经过努力, 你有吃, 有喝, 有房子住, 你到底还要什么? 去领导美国人? 去领导英国人? 人家干吗?

道理就这么简单, 就像有句话说的'吃得咸鱼抵得住渴'.

要我说, 要么学一身过硬的本领, 回国发展, 要么赚够退休后花的钱, 回国享受.

[罗马人♂ 2009-12-12 13:55:47]
5298. to by No,
你是用时间来量,嗯?!华人再过50年100年可以吗?
我看下一个除白人黑人之外,可能会是西裔美国人。

不讨论政治。主要由于你观点:“外国人”不能“领导”美国人所引导。

[网景♀ 2010-01-14 19:20:49]
(妈)7747. 回到妈呀,中国的话题

今天全公司老中欢送院士老哥海龟啊!老哥去中国超大公司之一当CTO,他现在的纸老虎上司们全部弯腰鞠躬,因为他成了我们的大客户了,场面太激动了。“院士,一定要成功啊,我们跟着你”,“院士,你的决定是出于爱国还是爱事业?”坐在我边上的中国代表说“不爱国能回中国吗?”,是啊,大家频频点头。

老哥勉励大家不要停止努力,没有永垂不朽的知识,头衔和职位。要乐于去做各样的志愿者,建立人脉。坐在边上的中国代表说,院士不是读死书的人而是挽起袖子干实事的人,常年来,他帮客户解决了不少难题,小有名气。“这回是人家找上门来的,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嫂子补充说。

想起一位老板说过的话,“希望从客户的口里听到你们的业绩”,这也算职场点滴吧。

[网景♀ 2009-12-26 09:12:40]
(妈)6243.“海归”还是继续“海漂”是节日party话题之一。一位老朋友,曾是华尔街高薪IT精英,失业一年了现在决定海归。他的太太还不愿意放弃现在的生活,他们有一儿子在念大三,恩爱夫妻,幸福家庭。

我需要十个继续海漂的理由,重点放在“我爱大美国”,可以帮助我吗?

[侃呀侃♂ 2009-12-26 12:53:59]
(妈)6249. 网景 / 6243
你要十个留在美国的理由不容易,但是一个是现成的 - 在美国可以有相对稳定的家庭。回国有相当的家庭破裂的风险。我认为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比家庭更重要。所以这一个理由就够让他们留下吧?

[专业黄绿♀ 2009-12-26 13:52:14]
(妈)6251. To 6243网景: 我来做第一个跟贴的.

为健康计, 应继续海漂.

过去这两年多, 我有一半时间是在香港和广东沿海城市渡过的.

记得抵家第一天, 老父母从机场接了我, 回到市区, 正是傍晚下班交通的客流高峰. 老人家心疼钱, 又见我只提着机仓行李, 不愿叫计程车, 硬是扯着我, 挤上了公共汽车. 还好, 三个人分别都找到了坐位. 可等我坐定一看, 自己前后左右坐
着的, 是同一伙人, 连我身旁过道的地扳上也坐着一个, 想起在国外听说的公车抢劫案(腕上的"金劳"脱得慢一点, 一把
匕首就捅进肝里去), 全身肌肉刹那间全紧张起来, 好不容易熬到下车, 发现连肝区都开始隐隐作痛, 边走边听父亲在念
叨省了至少五十元......

刚回国那阵, 饥肠辘辘, 布拉肠, 牛羊什, 双皮奶, 红豆冰'街边的, 星级酒店的, 见啥吃啥, 到哪吃哪, 可渐渐地, 发觉怎么天天拉肚子, 这才开始担心饮食卫生问题, 开始到街市买肉菜, 自己做饭吃. 可后来又发现, 街市的商品质量也很有问题, 末了只敢到沃尔玛, 百佳及华润万家等信誊较有保障的商场去购物, 还好, 目下这些商家都设有专车, 会到高级住宅区接送顾客. 别的还好, 只牛奶一样, 无论怎么设法, 都解决不了. 他们没有进口鲜奶, 国产的, 喝进口里, 象香精对水, 根本不是个滋味. 就连港澳地区的高级咖啡巴, 你也别想喝到一杯真正的Latte!

回到美国, 一下飞机, 惊觉空间的大对自己的身心竟有那样instant的影响, 走入超市, 发现商品质优价廉, 付帐时又无须担心假钞问题......更别提天的蓝, 水的清, 夜的静.....

真有心海归, 至少先回去住一阵, 感觉感觉.

[网景♀ 2009-12-26 16:47:01]
(妈)6259. 侃呀侃,专业黄绿,
谢谢回复,怕是同行老哥去意已定。女人不能不爱孩子,男人不能不爱事业。只能劝他的太太嫁兔子随兔子了,孩子长大时,LG就是小儿子了,哈哈,侃兄发的“贤妻良母”奖没白拿吧:)说别人的事容易,轮到自己时还不知念什么经,所以需要十条海漂理论作基础。专业黄绿,你提到的健康和环境非常重要, “脏,乱,差”现象至少在这里不多见。

[青城♂ 2010-01-16 17:22:49]
(妈)7845. 准备海归了。
这是在美的第13个年头。正如歌曲中所述,在外住的越久,就越想家。
美国式的“无聊”和宁静,已经享受够了。国内的日新月夜,本是我们这代人创造和见证的时候,如还在外独享清闲,岂不枉费人生?

[化石♀ 2010-01-16 17:54:17]
(妈)7847. 青城/7845: 你好,
谢谢你道出自己的心声。 如果有兴趣, 可否请你列出心目中海龟的理由。 归与留各五点, 行吗? 大家就事论事, 方便。 谢了。

[青城♂ 2010-01-16 20:28:42]
(妈)7866. 化石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中期,四川一农村,四兄妹,我排行老三。农村集体劳动,凭公分分粮。哥哥不好学,小学念完,便辍学在家,加入为家创造公分的行列。父母重男轻女观念重,认为女子上学无用,加之家中不宽裕,所以姐姐从小便留家割草喂牛,抢公分。其实姐姐好学,上了半年学,那是她偷偷去报名上的,结果被父母狠狠打了一顿。而我小他们几岁,勤奋好学,在学业这条道路上,便寄托了的父母的全部期望。高考那年,不负众望,考上了南京大学。大学期间,做过愤青,闹过学潮。后来吧,正如歌曲所说,出国像出家。九十年代出,去了日本,后来辗转美国。在日本上学期间,那真是,日本工作一天,国内工作一年。家中的其他三兄妹,都留守农村阵地。来美,十来年了,起初的辛苦,想必大家都有体会。现在,家庭和物质上都算和谐。事业上,让国家的“千人计划”有些失望,但也算小有成就。08年回了次家,在我的提议和帮助下,把姐姐正念大学的儿子,弄到了美国上学,也算是对当初她为全家做出的牺牲,一种回报吧。
正如歌中所说,当初爱闯荡,现在很想家。这些年,一直在关注回国的政策。记得十年前,当初在日本的同学,组了一个百人留日博士回国考察团,受到国家人事部长的亲自接见。而现在,海外的功成名就者,也未必有这等待遇。说这个,一方面,为了说明国内发展很快,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内对人才的认识问题,发生了转变。这个转变是,不再像以前,不管三七二十一,凡是国外回来的,都认为是牛人。而现在,漫漫的一视同仁,还是看业绩。
所以,写到这,我总结了如下归与不归的想法:


(1) 继续留守,剩余的人生轨迹,一幕了然。继续为了享受这份清闲与所谓的自由,会让生活显得平淡无味。现在回国,为剩余人生,创造了激情和悬念,正如当初出国时的激情一样。
(2) 国内前三十年的经济变迁,自己错过了,后三十年的政治变迁,不想再错过。即使无论后三十年的变迁的结果如何,但必定是轰轰烈烈的,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必会是重重的一笔。自认为中国人,不想再等三十年后,回家时,迷失的可能不仅是立交桥和高楼大厦。作为炎黄子孙,想身临其境的去感受和一同创造。
(3) 乘着家中的父母还健在,回家尽尽孝,以免经历“我爱微风”和“Tim”的人生遗憾
(4) 不想继续做“既不是美国人,也不是中国人”的尴尬处境。做梦都说中国话,正说明没有融入美国文化,而国内的老朋友,总叫我美国人。
(5) 已经从思想上,放下“海归”这个曾经光环的枷锁,回国后,被“吹捧”也好,还是“轻视”也罢,都无关紧要,找到适合的定位,踏踏实实的再做点事情。为自己,为亲人,或者上升到祖国,做点事情。
(6) 出国时的愤青思想,随着岁月的流失,也慢慢的开始理解国内的种种,可能是自己年岁大了,经历的事情多了,对别人的处境,有了更多的包容和理解。

不归的考虑
(1) 孩子和老婆,不想归。目前正在做这个思想工作。让孩子自己选择,老婆和我回国,那是最理想的;
(2) 现在,心中虽是满腔热情,回国后,很可能不适应现状,激情很快消失于现实中,对此我也有种种心理准备;没有了过高期望,自然不会失望
(3) 留恋于这边的清闲与宁静,钓鱼、打猎等爱好,可能要说拜拜了
(4) 目前稳定的工作,有些不舍。回国后,事业上,还有得一段时间来重新建立
(5) 正在想

对于这个话题,永远是个话题,没有正确答案,每个人的人生经历、处境和感受不一样,想法都会不一样。

[外乡人♀ 2010-01-16 21:07:01]
(妈)7868. 青城7845,7866 归不归,我对你这两贴很有同感。问题是,回去具体干什么?你年青,手里有东西,可以理解。反正你想回来时随时可回来。衷心希望你顺利,也很佩服你的干劲和理想!

[青城♂ 2010-01-16 21:22:33]
(妈)7870. 外乡人
这个,个人感受而已。每个人出国的想法和动力不一样,每个人留恋于此的原因也不一样。
归于不归,国籍变与不变,与爱国与不爱国,没有任何干系。如果谁说,我们这代人不爱国,我是绝对不同意的。不然,这首妈歌,也不会红了,大家也不会花费宝贵的时间,聚到这个妈坛。
其实,我认为,国内来美的人太少了,应该更多的人来,也应该更多的人回,把这个交流,更加的活跃起来。

[巍巍青山♂ 2010-01-17 01:39:30]
(妈)7882. 青城, 我支持你归国如果你是为了心中的那一段激情。至于利弊我看你已经分析的很透澈了。我记得陈独秀说过,人生如白马过隙,要活得轰轰烈烈。 更欣赏《人在旅途》的歌词“从来不怨命运之错,不怕旅途多坎坷,向着那梦中的地方去,错了我也不悔过”
我与你年龄相近, 其它四个兄弟姐妹都在农村. 来美十几年后去年回国,比较幸运的是我有一个好太太,她支持我回国。我做决定时有三个最重要的的考虑:
1. 专业对口,我可以用下半生为国服务,回馈国家对我的培养,同时也减轻多年来一直深存内心的负疚感。
2. 决定人生命运大方向的机会不多,当断则断, 我不想抱撼终生
3. 子女们将来会有他们的追求,不应因此放弃自己现在的梦想。
回来后尽管也有诸多看不惯的地方, 如能做一点小的改变就尽力去做。如不能, 也用平和的心态努力适应国内的环境。毕竟有些事情在我们出国前就有, 有些深深存于五千年的文化中, 志存高远,这些也就微不足道了。当然我太太也担心我在国内的环境下受到各种诱惑变坏了, 目前为止一切还好,尽量避免受诱惑的场合和机会,。爱人和可爱的孩子们是我的精神的支柱,一想到他们内心就感到温暖,同时我也是一个基督徒,相信主的信念在我需要的时候给我抵御一切的力量。我相信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 即使有些事情不如我愿, 也会 “向着那梦中的地方去,错了我也不悔过”, 希望你也能鼓起勇气做出大胆的决定。

[侃呀侃♂ 2010-01-17 08:26:24]
(妈)7886. 青城
回国工作要做好充足的“变”的准备,这个变化不是你从中国到美国的变化,而是从美国到中国的变化,当年你是从一个比较贫穷的生活环境到一个富裕的环境,到美国后虽然几年内不富裕,但是美国给你希望,所以你不在乎打拼的痛苦。而从美国回到中国不一样,虽然中国现在看上去非常繁荣,但是这不意味着你的生活可以很繁荣。在美国如果你年薪挣10万所能享受到的,换到中国你可能要挣20或者30万才可以勉强与美国相比。不错当地是有人一掷万金挥金如土的,但是你要想到那一步要很多年的奋斗,而且几乎完全没有保证。

对我来讲最大的挑战是国内做事情的方法与国外相差甚远,一件简单的事情可能变得非常复杂,相反一件在国外需要经过复杂手续的事情在中国如果你有关系也可能很“容易”。“蜗居”里面的宋秘书和房产业老板们的关系,和他对老板们的“指点”,是基于权钱交易,但是最主要的是“信任”,现在的官员已经不是几年前了,你想巴结拉关系不是一般的困难。没有人敢直接从你手里收钱了,也没人敢给你开价了,但是没有人不想吃你一口。

如果你在公司里做事情,或者与外面打交道,事事要学着改变自己来适应对方,你跟人家说“我爱国,回来报效国家”人家会立刻喷饭。

无论你的上司是什么人,你都要巴结,这个不是一般在国外的人能够做到的,因为这种巴结,不论你愿意与否,代价太大,无论对方是什么东西,你都得陪吃,陪喝,陪桑拿,配唱歌,配小姐,配麻将... 而且你没有自己的时间,要随叫随到。2-3年以后,你可能会慢慢适应,那时候你可能左边一只鸡右边一只鸭,老婆孩子摆在家。我到现在还没有听说那个回去的家庭没有问题,轻则感情疏远,重则妻离子散。

如果40多岁的人还整天把报效国家的热情挂嘴上,可能你真不知道人间烟火,或者是打定主意拼一把,我给你泼些冷水,不意味着我不支持你,我仍然会支持你,但是有两个条件:

1. 你自己充分准备迎接生活和事业中意想不到的巨大变化。
2. 你太太要完全了解家庭要承担的风险,并且愿意跟你去冒险,因为那种诱惑(你和你太太都有机会接触到诱惑)不是山盟海誓能管用的。

如果最终坚持海归,我给你两个忠告

1.赶快去医院把能打的预防针都打了,无论如何,至少还有青山在。
2.钱和幸福不是正比。

祝你走运!

p.s.
我有一个回去的朋友,现在也是个投资界的名人了,常人所向往的物质生活他都有了,每天灯红酒绿,身边美女成群,当然离婚,又婚,又离,又婚....去年我们见面了,我问他过得如何?

第一个回答:你吃过涮白肉吧(注:北京人做的五花肉,可以和涮羊肉一起吃,因为肥,非常容易吃腻了)?这tmd的日子就像连吃了三天涮白肉,还没带酱油 - 整个一个腻。
第二个回答:太想儿子了(注:已经在美国上医学院了)。给多少钱都不来看一眼。

[青城♂ 2010-01-17 10:56:22]
(妈)7893. 谢谢大家的讨论

归,最重要的出发点是,余生会是什么样子的生活,那是一幕了然,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在5年后、10年后,甚至20年后,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状态。这种生活状态,平淡和谐幸福,但也平淡得毫无激情,乘着心中还有一点拼劲,希望在国内给自己的人生,多一份希望。

如果从经济和事业的角度讲,国内给予的期望,远比国外大。在国外,物质上,是充裕的,但是给予想象得空间,已经很小了。

国内,大家所说的那些问题,办事难,办事复杂,环境差,等等,确实都是实实在在的问题。但是看问题,不能只看到目前,要看到趋势和变化。当初我们出来时,很多人都没想到,国内变化会有如此之大。而且,这种变化,还在继续,一步都没停留,最怕的是,在我们古稀之年,落叶归根之时,踏上那片曾经熟悉的土地,再也找不到一点熟悉的影子,落叶也无根。

我不太认同歌曲中,认为国人对陌生人的冷漠
中国人,本性上,是很热情的。只时这些年,物质的欲望,占领了精神的领域。我相信,这个问题,会有所回归。记得小的时候,谁家办理红白新事,谁家修房建物,村子里的人,都会自愿的前来帮忙。在那种物质极其匮乏的情况下,那种和谐的风气,全球也是难寻的。

至于,国内,江河留着黑水,天上下着黄沙,自认为中国人,我是没有理由抱怨的。这个问题上,好比在非洲,农田满是蝗虫,一边是大量饥饿的孩子,一边是如果大量使用DDT农药,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任何身临其境的人,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使用农药,拯救饥饿的孩子。而任何穿饱吃暖的旁观者,都会对环境的污染指手画脚。

谢谢各位真诚的意见!我会慎重考虑的,以及和大家分享经历。

[外科医生♂ 2010-01-17 14:57:25]
(妈)7899. 青城,
匆忙地读了你的贴子,感到你的想法已经比较成形。每个人的经历、承受力、专业、目前处境各有不同。别人的意见仅为参考。

你帖中反映出的精神,令我感动。当今世界,理想主义者越来越少,但它却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是不务实的,又是务实的。他的理想是“不务实的”,而他真实的贡献又是务实的。

国内办事难,那就迎难而上,它是磨练心智的良机。国内的生活令人“容易生气”,那就吵上几架,who cares!否则,岂不浪费了咱天生的辩论才能和吵架本事。 如果吵不赢,回到妈坛来,拿“侃啊侃”出气就是了(开个玩笑)。

不过,我不赞成夫妻之间、父母与未成年孩子之间的长期分离。短期分开问题不大,困难可以克服。如果是长期回国工作,最好带上妻子和孩子。

为了事业牺牲家庭不值得,爱妻儿的人能够更好地爱事业,稳定的家庭是你“拼杀”之后的港湾,是快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陪伴你下半生的是妻子,不是父母,你下半生的幸福也是父母最大的心愿和安慰。

为父母尽孝固然重要,为孩子尽责更重要。我本人是个未尽责的糟糕父亲,希望其他为人父者比我称职。

国内的国际学校(international schools)水平很高,在那里,孩子可以受到一流的教育,不比国外差。双语教学,高考为IB,全世界通行。

不知你的专业是什么。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却承认“多重执照”。比如,对外籍医生而言,可以经考试取得国内的行医执照,中国政府同时承认两本执照,待遇优厚。考试内容是两个小时笔试,加单个病例口试,用英文。

另外,“地球村”并不大,半年村东,半年村西,亦是可行。

祝你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

[巍巍青山♂ 2010-01-17 15:46:26]
(妈)7904. 青城,
我感觉你的心态和我当初想回来的时候一样, 希望你同时也鼓励我自己也能一直保持这样的心态. 办起事情来我是务实的,但心中永远保有理想,我觉得这样的生活是更有意义的.
想想那些为国家贡献一生又饱经磨难的先辈们,我们比他们幸运多了. 我看了最近施一公给CIBS的公开信,我很佩服他,不管外面非议滔天,认认真真做自己的事,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 我也看了郎咸平的"白领陨落,黑领升起",尽管与事实比较接近, 我不象他那样悲观.

妈坛里的大部分人在国外生活的太舒服了,对长期回国内心有恐惧感. 希望今年你回来,也许我们能碰到呢!

[网景♀ 2010-01-17 18:39:40]
(妈)7910. 青城,
支持你海归的愿望,只是不要牺牲家庭和孩子的利益是海归的前提,所以timing要好好把握。我前面提到过的院士老哥海归是很好的例子,他的孩子上大学了,他自己为公司服务多年,可以享受纸老虎公司退休金一分不少,海归即使没活也能过得舒服何况又是CTO的位子。我LG也有机会,但一提起就遭到儿子的反对,他说“我有权利选择美国,是吗?”,几乎成了human rights 的问题了,哈哈!我家是很民主的,领导的决策也要全票通过才行呵。再等几年了,现在孩子是最重要保护对象。

[石久♂ 2010-01-18 20:33:15]
(妈)8010.

[...♂ 2010-01-21 14:58:10]
(妈)8241. 标 题: 对于海归的深层思考---大环境,小环境,实例 感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23 15:24:12 2009, 美东)转贴

刚刚发了给国内两个单位的拒信,最终为我近一年的尝试海归画上了一个不完美的句
号。
海归随着中国的高速发展现在变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人来说
,丝毫哪怕没有一点海归的想法是非常不可能的事情。我和老婆都是PhD,在美国中部
一个大城市有两份很不错的工作,本来也打算生小孩长居,但是国内的发展也是看在眼
里,也想尝试一下赶上国内发展的高速列车。
海归是从年初开始的,时间就是经济危机最猛烈的日子。这次的危机是金融危机,但
是对实体经济非常有影响,对我来说,最大的是心理上的影响。首先,股市每天下降
500点以上这阵势是从没见过的,其次就是大幅的裁员,虽说自己的位置还算稳固,但
是别的公司的朋友纷纷被干还是把我吓了个半死。然后就是hiring freeze,经理明确
开会表示连诺贝尔奖得主现在申请都没法要。紧接着就是salary freeze,工资增长计
划冻结,奖金取消。以上纷纷都是那时的实际情况,我承认,心理上对人的冲击非常大
,那种感觉,就是美国明天就要崩溃了,而当时的国内,欣欣向荣。。。海归这个话题
从此就被摆上了台面。
我虽然是PhD,喜欢做研究,但是我也不排斥工业界,一份理想的工作当然该刺激,
有挑战性,要有很好的报酬。联系是从学术界开始的,我贱,前两份简历扔给了P大和T
大。一天后,P大的email标题就是“欢迎申请P大”,我还以为要面世,结果信的内容
大意是我们有很多的申请人,你的材料我们教授都看过了,很抱歉。。。扔给T大的
email到现在还没有给我回过,想必是消失在茫茫的星空中。(我其实很喜欢仰望星空
:))我靠,我玉门了,首先,我的背景不算差的,工程专业也有5篇IF3以上的一做文
章。在公司也是R&D,还混了几个专利。我当时就想,完蛋了,美国不行了,中国会不
会也回不去阿。已经是三月了,得多投点。
然后我的简历就如雪片般的飞向了各个大学。
S大:好啊,来啊,讲师,每个月4千块钱!啥?老婆也想进?我不管!
Z1大:可以阿,副教授没啥希望吧,我觉得讲师肯定能进,但是你在美国工作那么好
,给你讲师你是肯定不会来的,给了你,对你也不公平,所以我就不给了。。。(我这
是原意转达,句句属实,说真的,我GRE满分也没弄懂这个逻辑是啥转弯的)
F大:ZZZZZ ZZZZZ ZZZZ zzz zz z
这时的我,内心非常非常的受伤,但我仔细思考了一下,觉得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不
是因为我的能力不够,而是对敌不够了解,没有情报,没有内线,说白了,就是没搭上
天地线。接下来的行动,就是有些策略了。
d大:是我老婆出手的,联系了一个以前来美游玩认识的院长,还是有人好办事,真
是好办事,一天高定offer,一个星期准备材料,两个星期评审,然后我副教老婆讲师
。讲师?会不会小了点?问了问待遇,一个月每人6千块钱,安家一共15万,启动一共
10万(这个都能一共。。。)鸡肋阿,鸡肋,打了个电话过去想讨价还价,被告知“我
们今年要抄底美国!我们的申请者都很优秀,我这手头还有一个Gatech的”这架势就是
你不来,大把的人想来。我也就没问了,没多久也就拒了这个机会。后来我也经常上他
们的主页,我没有看到传说中的那个Gatech博士,新进的是一个哈工大的土博。
H大:其实是个蛮实在,蛮真诚的学校。我副教,老婆讲师差一点点没弄上:O,待遇
?难道不知道全国都是一个待遇吗?说真的,不该问的,全国学校真的都一个待遇,任
何城市,任何地方。。。那个院长语重心长的对俺老婆说:“我们也是要抄底美国的,
我们已经进了4个人了,其中还有伯克力的”老婆去不了,我也没打算去,但是就像我
说的,我也经常去那个院的网站看,没有看到伯克力,没有看到巧克力,只看到了港科
技(好像是不是容易读成伯克力?)。我想,那个伯克力的牛牛可能也有和我一样或者
不一样的苦衷吧。
Z2大:是个真正比较serious的,我也觉得很好的offer,我副教,老婆讲师,但是待
遇相对于其他几个学校,还是好很多,尤其我老婆的待遇,非常好,我在美国赚的不少
,如果我说非常好,那大家也知道是啥了。我一度想回去,那时候我朝思梦想着飞回伟
大的祖国,天天和老婆荷塘月色,教教书,踢踢球,带几个学生,做些大项目。
在这一段时间,我也联系了一些研究所和公司,大体也都是2-30万的样子,也有到4-
50万的,感觉是国企和大型民企非常明显很有钱,开出的待遇也比外企高很多。外企大
多被阉过了,病殃殃的,就算是主管经理级别的职位,工资也比国企差5-10万左右。有
个外企得知我对薪酬不满意,竟然打电话给我说希望我考虑他们的实际情况“公司也有
公司的难处”。我倒,干啥你不考虑我的难处阿。但国企有国企不好的地方,他们比较
低效率,拖沓,而且显得不是很尊重人才,我见过一个10万人以上大型国企的副总,一
个中组部下面科技局的大员,那感觉不是很好受,他们的肢体语言就是:“国家是我的
,我要有多少钱就有多少钱,你爱来不来。”
有着那么多的机会,于是乎,顶着炎炎烈日,我踏上了回国的班机进行实地考察。回
国还是很爽,主要有美食,还有朋友。我去了很多地方,到了好几个单位,看到了国内
确实是高速繁荣的发展的。但是我也隐约感觉了国内的欣欣向荣的下面还是有很多很多
问题的:国内不缺钱,要做事情,尤其是大事情,是能做的起来的。但是国内最缺的是
软环境,这个软环境不是别的,就是人的素质。注意,我说的人的素质不是说随地吐痰
这些东西,我说的素质就叫职业素质。我发觉,第一,国内大部分人普遍不热爱自己的
工作。第二,国内人大部分不能把工作与生活分开来。第三,国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
算是在工作的时候,也不是很严肃。很多时候,我觉得国内的人工作就像在玩,工作就
像儿戏。我举几个例子,首先,我母亲是教授,但是每次在家打车在外吃饭她都会找人
要发票报销在课题经费里,我善意的提醒了一下,她却是说,大家都是这样的,也算是
一种福利。我不禁问:难道您不觉得做一个教授要professional么。她的大意是,这只
是一份工作,没必要看那么大不了。我又问,你是学校一个资深老教授,你对自己的职
业有pride么?答曰:没有,因为大家也都无所谓。还有一个例子是,我陪老婆去Z2大
面试,还有另外一个女孩也去。本来是一个很严肃的faculty面试,但是过程不敢恭维
。比如,有个老师就会问那个女孩:你有男朋友么?她:…..老师:我们这有钻石王老
五啊,然后大家就都看着另外一个年轻老师哈哈大笑。也就是说,非常得不
professional。比如,我作为旁听,院长就会来问我:打算近期要小孩不?弄得我非常
尴尬。总之,让我总是对中国这台高速运转的机器信心不足,因为零件实在太次。但是
,我也不能说这会对中国的发展造成决定性影响,毕竟,人民素质的提高不是一两天的
事情。发展就意味着暂时的不足。中国已经在30年的发展中打破了一个又一个的定律,
我也希望,be professional不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也理解,会有很多人喜
欢国内这种non professional,因为这就是我们被raise大的环境,有些人确实能够如
鱼得水,但是,也只有这些人才能适应国内的环境而发展起来。而对于我,对于国内的
一些美好的想象也或多或少的被打了一些折扣。
从国内回来以后,就经常为这些机会伤神,我还是回国的想法多于不回去。但是同时
国内美国大环境上发生的变化改变了我的想法。首先,我发现的是,这次金融危机虽然
很大,但是干我p事,班还是照上,钱还是照拿。身边的中国朋友,发现最后还是金融,
EE等行业受冲击比较大,其他行业的朋友基本稳如泰山,而且只要是PHD的,基本更不
会有影响。无论如何就算是被裁的也纷纷短期内找到了工作。美国的股市,油价,也在
3月份到达低谷以后缓慢回升。美国的房屋销售也pick up,周围很多刚工作的朋友,也
都买了新房。我的公司也解除了hiring freeze 和salary freeze。媒体和报刊依然还
在炒作经济危机究竟有没有真正到底,我不知道经济学家怎么想,但从我看到的,从我
的感受来说,我觉得经济真的在恢复了。但同时,国内发生的事情,却让我想象不到。
国家一下子印了4万亿刺激经济,造成房地产市场井喷,我发现,无论我是海归北京,
上海,还是国内其他大城市,首先要面临的就是买房这个大难题,我不知道版上其他人
怎么想,但我真的买不起。还有就是,国家印了如此多的钱,造成了一些通货膨胀的迹
象,我这次回国一个最大的感受就是,国内一点也不比美国便宜,好像吃饭,在上海随
便两个人就能吃掉200块钱,还不是什么特别好的餐厅。最重要的,就是实体经济也其
实受到很严重的打击。我和大学同学聚会的时候,一个同学是从日本海归的,当时就说
:在国外呆着干啥啊,要钱没钱,要发展没发展。据我所知,他是一个小外资公司的首
代,工资大约是5万一个月。我当时就在说,如果我去学校,可以一起合作。但是搞笑的
就是,我回美一个月不到,他在MSN上就说,国内市场不行,他在日本的老板要撤资了
,所以他得准备跳槽,我当时听了一愣一愣的。。。因此,在几个月反复思考后,我还
是下不了决心回国,因此,索性就不回去了。但是,老婆打算还是接受国内的一个
offer,回去探探路,马上就面临着长期分居。但如果我以后能找到好的职位,这样的
局面也使暂时的,而且也不排除老婆不适应又回来的可能性。
我的感想:
从我多年的经验来看,回国的大方向是对的,但把握不好小方向和时机。我们公司有
一个70年代Harvard的PhD, 台湾人,一天到晚和我抱怨,说当年没有回去,想回去也没
有机会了, blab la bla。我相信他说的话,我也觉得随着国内的发展,尤其是学术界
的位置,使越来越少的,今天,我回国能有副教授的位置,我相信再过2-3年,可能只
有讲师,再过5-7年,恐怕讲师都没有。这是因为,学术界受经济影响较小,国内的工
业界却没有大量适合PhD的工作,造成学校的位置竞争激烈。国家07年大量外派读博士
,这些人只能回国,回国只愿去高校,国家必须要给他们一个位置。我也感觉,国内的
学校差距相当大,我不敢说,但是也有可能国家以后实在承受不了而进行当年国企重组
那样的改革来优胜劣汰,所以去一个好学校是必要的。但我对工业界的看法是,以后的
机会还是会越来越多,因为这是中国发展的标志,如果机会越来越少,那就意味着中国
也不是那么吸引人,海龟还有什么意义呢?
从我身边的归国例子来说说我对海归的一些看法。首先,海龟的群体两极分化非常明
显。一方面,是大量因为经济危机而找不到工作,还有就是被裁员,没有身份怎么也找
不到工作的留学生必须海归。对于他们,其实讨论海归不海归,中国好还是不好没有太
多的意义,因为海归是唯一的选择。但是他们回国的待遇也就是海归中最差的,因为没
有多少讨价还价的余地。所以回国以后,觉得不适应,心理郁闷的比例非常高。我认识
一个朋友,PhD,回归北京某所,4000块钱一个月。但是半年后,相当的不适应,现在
又在申请其他专业的master准备再出来。高级海归包括美国学校教授,公司有5-10年以
上经验的工程师,我认识的所有这一类人回国,全部都是百人,千人,公司总监以上。
而且对于他们来说,讨价还价的余地很大。比如我认识两个千人,一个学校,一个公司
,都是千万级或上亿经费,年薪100万以上。还有一个总监,年薪也是一百万,公司配
车,免费住房,等等,一年后就升成副总裁。他们在国内的薪水和头衔,往往比美国还
多还高。我觉得这些人海龟是真正值得的。这些人作决定更本不需要考虑,按我的话说
,上午给我那个待遇,我下午就辞职,晚上就搭飞机回国,你要我游回去我都干。但还
有很多很多的人,是夹芯层,MS或者PhD,1-3年经验,没有身份。对于这些人来说,我
的建议就是暂时不要海归,因为很容易被和找不到工作或者fresh PhD或者千老混在一
起。多呆几年,身份,经验都有了,海龟的天地依然广阔。其实这些人是最容易在回国
的问题上举棋不定的,我知道Z2今年招了不少人,副教授应该就是我说的夹心层。香港
,新加坡,日本,欧洲的都回去了,但是所有的美国招的,都还耗着。我可以想象,这
些人可能经历着和我一样,或者比我更加惨烈的思想斗争。夹心层海归后的发展也是参
差不齐。我知道的有一年后就评上教授的,也有7-8年还是副教授的。。。综合所有的
例子,我感觉还是性格决定命运,一般能混得,升得快些,不能混得,性格稍微内向点
的,大多原地踏步。
最后,我想总结的就是,海龟,还是要有好的位置,不要盲目海归。薪水,我觉得至
少要美国新水的80%以上,位置,至少需要manager以上或者教授职位。(当然必须海归
的除外)。如果没有很好的位置,也许等待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我不是很相信很多人说
的,等着等着,好位子就没了。这不make sense,如果没有好位置,说明国内的发展饱
和了,要海归还做啥用?
中国的发展起时需要很多很多的人一起努力,海龟是一个很主要的力量,作为中国人
,我也相信在自己的国家才能做一番事业。但是任何东西都不是完美的。看似完美的美
国都有危机,何况中国?正是由于国家没有在政治上,经济决策上,居民保障上给人信
服的行动。我只能说,海龟,总是忐忑的。

[石久♂ 2010-02-20 09:55:37]
(妈)10210. 这图对60后出国已久的人有参考价值,对80后可不太适用了。 捌拾后的年轻人正值风华正茂大有作为之际。 中国的发展蒸蒸日上,有极高的潜能,是未来的希望所在。现在的趋势是无论谁都想闯进中国去发展,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我们这一轮60后的人在美国打拼挣扎多年,现已多数事业稳定,儿女长成,都有习惯的生活规律和社交圈子,要下决心拔根而回是有些困难。 捌拾后对美国社会还没有深刻的了解和介入,对中国也没有疏远和陌生感,还有很大可塑性。如果对自己有信心,或有门路(靠山,关系,线索, 在国内可少不了),在自己的本土文化环境中生存应该是有益的。 对美国不能只看到光鲜有序的一面,如自然环境优美,法制规则完善,人际关系相对简单;或只看到经济萧条,crime和恐怖威胁。在国外的生活五味杂陈,非一言可道尽。扪心自问,不少在国外“苟且偷生”的人也为错过了亲临和贡献于祖国腾飞,复兴的过程隐隐遗憾和后悔。

[鱼德♀ 2010-02-20 11:55:36]
(妈)10212. 80后,
石久先生在他的10210帖说的很诚恳,真实, 语重心长. 作为过来人只想补充下面几点:
1. 孩子是个分界邻, 没有之前是个闯荡期, 之后则是尽父母的天职. 否则老了, 会后悔莫及的. 再有,孩子们是世界的未来,为孩子们贡献是应该的!
2. 你现在有选择的权力, 很好. 但请你清楚地意识到, 你在选择的同时, 也意味着在放弃. 所以在决定之后, 不管遇到多大困难, 都要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应. 人生有起有伏是正常的. 永远不要后悔你做出的决定.
诚祝你心想事成, 事业有成!

[琢人♀ 2010-02-26 18:26:00]
(妈)10265. 80后
关于归于不归的问题你已经听到不少精彩议论。流程图,心,钱,粪,家庭,孩子,等等,等等。 想再加两条。

第一, 民族文化之不同。 建议你去看两本书:"1984" (by George Orwell); "Atlas Shrugged" (by Ayn Rand). 没时间的话看看梗概即可(google or wikipedia). 这两本书描写的是两个极端-一个极端集体主义的社会和一个极端个人主义的社会。两者都不现实-依我之见。 现实社会都在这两者之间。 中国接近前者,西方接近后者。 不想褒贬,不想比较,只向说,你应该想一想, 你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更如鱼得水?

第二, 你更喜欢在大池里作小鱼,还是在小池里作大鱼?(当然,你可能更想作大池里的大鱼)。 人都希望被尊敬,认可, 但出名的重要程度在每个人的价值观里是不同的。 在美国,除非你是球星或影星,其它行业,再成功也须甘于寂寞。 在中国你受崇拜的机会可能多一些。

以上奇想非忽发,但多少有感于近几月在微坛上所见所闻。

最后想说,实际上,哪碗饭都不好端。
“得失塞翁马, 襟怀孺子牛。“
祝你好运!

[石久♂ 2010-03-08 08:38:45]
(妈)10719. 继续海龟话题。转载一片网络文章, 不等于本人认同文中观点,只为兼收并蓄。
-----------------------------------------------

在祖国江山一片红,太平盛世欣欣向荣的鼓噪和诱惑中,海外游子纷纷回流,是为国家经济发展添砖加瓦,也是为自己在盛筵中分一杯羹。

他们继承了中国人特有的精明,牢记着老祖宗的教诲,吸取了前人历经磨难换来的教训,狡兔三窟,脚踏两只船,海归却不忘在海外给自己留条后路。于是,他们保留了国外的房产,国外的身份,时刻准备着杀回去。他们不厌其烦地奔波在两国之间,铺就那条以备不时之需的后路,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海内外通吃,两边的风光都不想错过。

于是,他们不停的变换着时空,感受着culture shock. 前脚看惯了国外的“好山好水好风光”,后脚便抱怨起国内的“好脏好乱好嚣张”;国内好容易适应了摩肩接踵,飞到大洋那头又要忍受人烟稀少的冷清。两边的对比无处不在,内心的翻腾无时不有。

住在国内的高层公寓楼里,怀念的是国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别墅;回到空无一人的国外大房子,怀念的是国内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服务;国内新楼房新商圈的繁杂混乱让人怀念国外的鸟语花香两三烟树;国外过着一成不变的日子看着一成不变的景物,又怀念国内的日新月异云动风舞;在上海梅泰恒逛街,满眼成千上万的标价,怀念的是美国outlet里的闲庭信步;而驻足在空空荡荡的美国大街,又怀念国内地摊上应有尽有物美价廉的富足;拥塞在国内交通混乱的街口,怀念的是美国五六十迈的纵横驰骋畅通无阻;而在离了车寸步难行的美国,又怀念国内四通八达遍布全国的三轮公交出租铁路;在国内厌倦了亲朋之间明来暗去的纷争,怀念国外的简简单单清清楚楚;在国外关起门来朝天过的时候,又怀念国内的人情往来亲人眷顾;国内世风日下婚外情盛行,不免怀念国外小家庭的幸福;在国外一家人大眼瞪小眼的时候,又怀念国内生活的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在国内抱怨不公正不合理阳奉阴违,怀念国外的公平透明说话算数;在国外举目无亲公事公办的时候,又怀念国内的后门关系小灶贿赂;对国内房产70年的使用权耿耿于怀,怀念国外能永远占为己有的房屋;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在国外辛勤劳作的时候,又怀念国内一飞冲天的房地产豪赌...

因为有了身体力行的比较,对每处的高低起伏才更明了。人比人能气死人,自己比自己也好过不到哪儿去:过去将来时和现在时比,过去时和现在时比,现在时和将来时比...对那个不存在的虚拟时尽可以天马行空的想象:如果当初我没...现在...,如果当初我...那现在...

本以为鱼与熊掌兼得,不曾想鱼和熊掌都变了味儿。选择多了,让人无所适从,反不如没有选择的余地来的利索和纯粹。因为有了选择,过后才有了遗憾和后悔;因为担心将来的遗憾和后悔,才有了选择面前的踌躇不决,才会脚踩两只船-两头占;因为脚踩两只船,才有了鱼和熊掌都变味儿的烦恼,哪比的上舍鱼而取熊掌,或舍熊掌而取鱼来的痛快淋漓。

对已经在手的,不知道珍惜,却艳羡另一条船上的东西;对无法得到的,却垂涎欲滴,忘记那本是自己曾经的放弃。本该享受喜悦的时候,却患得患失;本该庆祝收获的时候,却若有所失。

选择越多,欲望越多,痛苦也越多。正如叔本华所说“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脚踩两只船的海归的生活,则永远是痛苦,因为人生考卷上的单选题,他们做成了复选。

小时候读过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贪恋它的文辞优美,对仗工整,谨记在心。长大后才体会到渗透其中的坚持和绝决。破釜沉舟、背水一战(跟这句话没关系)都是不给自己留后路的做法,唯有这样,才能孤注一掷,全力以赴。于事业如此,于家庭生活亦如此。

人活的是一个心态,幸福不幸福全在自己的感觉,脚踩两只船者随着两条船不平衡而心旌摇曳,心绪不宁。筹措这辈子的事业,下一代的前程。算的完吗,算的清吗,别忘了“财富名望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歇歇吧,别摆来摆去了,得寸进尺,小心连寸都没了,得陇望蜀,当心连陇都丢了。归就归得彻底,不要剪不断理还乱;留就留得干脆,让心如止水,因为“心之所安,家之所在,此心安处是我家”。

本页被读过1989次。This page has been viewed 1989 times.

评论: 上贴指南

用户名

性别
男(Male)
女(Female)

内容 作者 时间 ..
4.
感谢罗马人个外乡人的支持!

5/28/10:加入妈坛网景、专业黄绿、侃呀侃等人的相关讨论
无名小卒♀2010-05-28 11:31:06
3.5/24/10:加入妈坛No的#5269和罗马人的#5298
无名小卒♀2010-05-24 21:50:32
2.哈哈哈~~~

好!
罗马人♂2010-05-15 16:17:07
1.'妈坛经典'每一章都选得好!著名大将美女,感谢你的辛勤付出!外乡人♀2010-05-15 15: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