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回到主页

无名小卒的博客







登录名


《微坛经典回顾之五》物质与精神的冲突


2010-05-14


[一叶舟♂ 2009-10-30 18:10:36]
(妈)1929. 顿悟:为什么这么多人沉迷于这个平台?
前两天听了一个讲座,提到了行为科学学家马斯洛的5层次需要论。第一层生理需要,第二层安全需要,第三层情感和归属的需要,第四层尊重的需要,第五层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个理论早就知晓。这一阵子沉浸在这个平台,又听到这个理论。突然发现,我们这些生长在红旗下,带过红领巾的人,在海外打拼,即使可以实现第五层的需要,但就是那第三层的需要根本无法满足。所以出现严重的情感饥渴。心底的共鸣都在国内形成,在国外就好像南桔北枳。离开了那片土壤,橘子就变味。但是,现在再回去寻找那片土壤,发现已经大为不同。老同学也好,亲戚们也好,彼此的想法已有不同,真正的沟通出现障碍。所以,我们已经失去了自己的土壤。这个平台把这么多相似经历的人聚集在一起,是一小片很珍贵的情感土壤。再次感谢微风和Timothy.也感谢到这儿来诚心交流的同仁们。
嗨,这里高手如云,相信很多人早就悟出以上所云。本人资质愚钝,至今才恍然,见笑了。又一次佩服老马,他的学说真的很有道理。

[一叶舟♂ 2009-12-22 18:32:54]

(妈)5991. 微风Tim的歌唱出了我们这个“特殊群体”的心声:被关注又被忽略,既幸福又失落,既满足又不安,既安定又飘忽,既…又…,总之,矛盾了。这首歌无论是歌词,作曲,还是两位的音质以及创作前后的表白,浑然一体,再加上ice3的flash陪衬,一个字,绝了(本人乐盲,平感觉)!我等众人怀着同样感觉,同等沧桑,在这里相聚,相识,相知,相惜,…(不好意思,学着琼瑶一下),甘拜xdjm。大家以“诚”以“真”相见,有珍珠(妙语)的献珍珠,没珍珠的献韭菜(实惠),实现感情共产主义,催生海漂之家,好也。好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及至本人工作中在和同事们沟通时,脑海中不自觉浮现xdjm们的幽影:无名小卒,有名小卒,老侃,医生,No,罗马巴黎墨尔本人,外乡人,一起开心,一江春水,网景,兰罄,晨曦,普通人不普通,珍惜生命,鱼德在德国,化石,啄人,职业看客,业余观众,秋叶,毕静,春雨,观虎斗,大板斧,专业黄绿青蓝紫,衔不住也要衔,老东西并不老,老知青大姊姊,还有隔壁的哥们姐们。一边笑容可掬与人交谈,一边脑海中浮现诸位的幽影----妈呀,好可怕!过节了,好热闹,祝本是同根生的xdjm们节日愉快,万事顺意!!我们,能有今天,不易呀!大家,一起珍惜!

[一叶舟♂ 2009-12-23 22:01:14]
(妈)6092. 我们都以自己各自的方式,经历了“八千里路云和月”(当然,比起吾临天下兄的人生磕绊与磨难,实在算不了什么,充其量只能算八百里,八十里),但是,相信多数人时常有回到原点的感觉。经历了那么多,发现并没有进步多少。出国前有憧憬,似乎有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道---出国,留学,就职,绿卡,……》》》美好的生活,万事大吉,乌拉,万岁!

等到一切都从理想(预想)变成现实的时候,发现原来有一个无形的精神圆(圈)存在:你想爱的不能完全爱,你能爱的不完全理解你的爱。隐隐的痛与寂寞始终存在。即使在国内估计也会出现这种现象,但到了国外,感受得更加鲜明强烈。

我在5991的帖子这样描述过我们海漂这个“特殊群体”的心声:被关注又被忽略,既幸福又失落,既满足又迷惑,既安定又飘忽,既…又…,总之,矛盾了。

想起了苏格拉底讲的大园与小园的故事。小园有小园的机缘和命运,大园有大园的机缘和命运,从精神层面上大家是平等的,无所谓进步不进步。只是做大园还是小园,似乎冥冥之中由天注定。

对此,在隔壁想听听吾临天下和众位xdjm的看法,同时,在妈坛本家强烈想听听各位xdjm的想法。这是盘旋在我心中很久的一个问题,提前谢谢各位的回答。

[吾临天下♂ 2009-12-24 16:16:16]
(主)979. 一叶舟:你提的问题是一个普遍的苦闷现象,对于海漂的知识份子来说,可能这种精神负担会更显沉重。不过,在吾人看来,这也是一个本来如此,就应该如此的问题。就像吾人以前说过的,你的生活中有日出、潮起、花开、万紫千红的春天;(想爱、能爱、关注、幸福、满足、安定)也有日落、潮退、花谢、凛冽寒冷的冬天,(不能完全爱、不完全理解你的爱、忽略、失落、迷惑、飘忽)你都要去面对,而不能挑三选四。来者不拒,过去不留。吾人前两天对水手说过:“ 盖世路茫茫,一念求全,则万绪分起,随遇而安,则无入不得矣。”这就是说,人生道路飘渺茫远,做人不可太求全,一旦求全念起,就会引来无数杂念,烦死人也,如果人能安然面对所遇的事物,无论在哪里、做什麽都可以怡然自得。因此,吾人说,能不能学会看惯日出日落、潮起潮退,欣赏花开花谢、冬去春来,这取决于一个人的心身修行啊!但愿吾人的话能有所帮助。

[一叶舟♂2009-12-25 08:50:05]
(主)991. 这是一个长帖。先给大家施礼。大过节的,本来觉得#959请教吾临天下和xdjm的问题是否搅合了大家的节日气氛。幸好海漂之家有两个坛,这个坛可以沉下心来慢慢诉说命运和人生,不影响隔壁妈坛热热闹闹庆节日。刚在隔壁接受完音乐扫盲,可不可以说,妈坛是音乐大调,本微风博坛是乐章小调(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仔细读了晨曦#964介绍的“人生的意义在于修炼灵魂”和vanchael(#968)补充的对灵魂的自身体会,再读吾临天下#979的针对性回答,同时消化着老老歌,毕静,隔壁知音难觅(6096),No(6097),外乡人(6111)传递来的共鸣和鼓励,第一个反应是:I am REALLY NOT alone!吾临天下的回答单刀直入,切入肺腑。我的反应是,穴位拿捏得异常准确到位。

实际上,我问吾临天下问题的时候还藏着一个小九九。那就是,他这个大圆是怎样意识和对待自己的圆周边界线的。他的回答给了我答案,让我的迷惑得到了解决的线(绳)索。

脑海中浮现出两个圆。一个是尘世追求的圆(追求物质功名事业),一个是精神追求的圆。No(6097)在隔壁说,”借着年轻的冲劲, 完成了一个圆. 现在想画更大的一个圆, 冲劲在哪? 人到中年. ”No兄说得非常对。就我的体会,我想补充的是,人到中年之前,尘世圆和精神圆基本是一致的。而且年轻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圆还有边界,因为命运划定的圆足够大,在圆内部凭着年轻气盛无论如何冲撞,总也冲撞不到边界。正所谓,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人到中年,虽然越来越逼近尘世圆的边界,但就大多数海漂而言,尘世圆基本功德圆满。对我而言,异常满足,觉得命运给我的够多。感谢苍生。

我的问题(困惑)出在,尘世圆跑到终点以为可以坐下来乘乘凉摇摇芭蕉扇的时候,赫然发现面前分离出来一个精神大圆圈。这个精神圆大圈,不是有没有气力奔跑的问题,而是有气力也开拓不出来合适跑道去跑的问题,站在那儿,彷徨,迷惘,内疚,无奈,……。

我指的不是要为我自己的躯体索取什么。而是不能圆满地向他人奉献自己应该奉献的爱。比如,你在海外,对父母能做到的只是给他们寄钱寄东西,机械地劝他们不要省钱,尽量吃,尽量享受。但是,他们生病的时候,你不能照顾他们于床前;不要说自己挥金如土住高级酒店享受山珍海味的时候,即使平时做的可口饭菜,也不能让父母尝一尝。这就是我说的没有轨道可跑的精神圆的一个例子。痛,一直在心里。

但是,倘使如此,为什么不选择回国?-----海漂们都知道个中答案,无须回答。问题的复杂性还在于,你在忍受着不能千里送爱的心绞的同时,时常也会碰到你对当地文化融合的界限甚至冲突。当各种东西碰巧一起反应的时候,就会发生微风版主所说的“蝴蝶效应”-----只不过是负面性的,困也!

吾临天下的点化是,首先,这“是一个普遍的苦闷现象……,不过,在吾人看来,这也是一个本来如此,就应该如此的问题。……不能挑三选四。来者不拒,过去不留。…… 盖世路茫茫,一念求全,则万绪分起,随遇而安,则无入不得矣。这就是说,人生道路飘渺茫远,做人不可太求全,一旦求全念起,就会引来无数杂念,烦死人也,如果人能安然面对所遇的事物,无论在哪里、做什麽都可以怡然自得。因此,吾人说,能不能学会看惯日出日落、潮起潮退,欣赏花开花谢、冬去春来,这取决于一个人的心身修行啊!”

吾临天下的建言来在于他的学识,他的生活历练,他对人生的严肃思考。我提这个问题的时候,对他,对这个坛xdjm充满了信赖。

想起来隔壁外科医生(2208)的花园论:“这种时候,只想去做gardening。春兰秋菊,夏荷冬梅,学问大着呢!怨过天、恨过地,现在看看天空,真广阔;摸摸土地,真踏实......”。

人生,就那么几十年:为了“比出生时有一点点的进步,或者说是为了带着更美一点、更崇高一点的灵魂死去。”,吾人需要好好修炼。

我想,我会过一个很好的年。我会学习不过分苛求自己和命运,但我会努力去画好我的精神圆。谢谢大家。谢谢这个微坛妈坛大家园。

过完圣诞,大家轻轻松松迎新年,虎年一定会有好心情,好机缘。

[外科医生。♂ 2009-12-30 05:43:34]
(妈)6530. 一叶舟,参与讨论的各位,

有点犹豫掺合进来讨论有关问题,因为我同感于“吾临天下”的观点“世上有些东西是不可说透,也不能明晓的。”

且以苍白无力的、局限的语言做以下探讨。换了N次角度,希望没把“各路神仙”得罪得太深。先得扯远点儿……

牧童与牛
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牧笛,几枝青柳随风轻舞……这是一幅大家熟悉的画,但它只是十幅画卷之一。十幅画,将人的一生勾画得淋漓尽致。下面是其中一个版本:

一个小村庄里,有一头牛走失了。一个孩子要去寻找它,他从没见过那头牛,但是,他年轻的心相信它的存在,坚信自己会找到它。带着简单的行囊,少年离开了村庄。

走了很久,少年突然在地上发现了牛的足迹,他信心倍增,他的目标不再虚无缥缈,而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山里林里,又走了很久,却寻不见牛,他感到越来越疲倦,脚步沉重、情绪低落,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够找到牛。疲惫不堪的他来到一处山涧,跪在泉边,掬水而饮。就在此时此刻,无意之间,他听见一声牛叫,“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抬头,那牛却在对面山深处。”

他终于站在了牛的面前,然而,他不知道如何使牛听话跟他走。死拖硬拽根本没用,牛的力气可比他大。此阶段又叫“未牧”。

折腾了很久,他才发现了牛鼻子上的一只铁环,试着牵动铁环,牛被迫跟着他走了。这时,稍不留神,牛就可能跑掉,他必须时刻警惕着,利用 Physical force控制着牛。此为“初调”。

渐渐地,他和牛彼此熟悉起来,成了朋友。他放松精神,骑到了牛背上,拿出一根牧笛吹了起来。这就是大家很熟悉的画面。这幅画的确很美,标志着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于事物的掌控由visible physical force,转向invisible musical power。事业上,得心应手;生活上,驾轻就熟。这个阶段的人是生活的Master,是生活的艺术家。称为“驯服”

中间停下来休息。绿柳下,古溪边,他坐在岩石上,牛儿在一旁吃着青草。双方都自由自在,无所羁绊,无所牵挂,称为“无碍”

他向村庄走去,牛自然而然地跟在后面,现在,他对牛已无须用任何force (physical or musical),而他的心境也由“有为”进入了“无为”。

回到村里,他把牛交给村人,便永远离开了那头牛。那头牛耗尽了他全部的青春年华,现在是“永远地离开”,也是“平静地离开”。他从“拥有”进入了 “无有”的状态。

从此村里多了一个白发老人,他无所求地生活着,已经没有人注意到他的存在。但是,你如果细心观察的话,就会发现每当老人走过某个地方,他身后的树就纷纷绽开出美丽绝伦的花……

寻找、未牧、初调、驯服、无碍、无为、无有,你处在哪个阶段呢?

未知性及不确定性
以为知道了,真的知道了吗?以为找到了,真的找到了吗?生活的最难点,不在于提问题,甚至不在于答案,而在于生活的过程中如何心平气和地,与未知性及不确定性共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乃知也。”是接纳未知性及不确定性的最高智慧。(隔壁的“吾临天下”是一位拥有这种智慧的兄长)

蛇性与鹰性
这是一个视野问题,一个如何看大圆和小圆的问题。蛇与鹰的比喻由美国著名的Mythologist, Joseph Campbell讲解过。

蛇生活在地上,不要说拥有飞翔的翅膀,连脚都没有,可以说它就是一条匍伏移行的消化道(travelling digestive tract),非常实际(down to earth),并且捕食技艺娴熟,用蛇来形容人的物欲、实用主义及小圆,再恰当不过了。

鹰虽然也有消化道,但同时拥有强劲的翅膀,它飞翔着,不仅对地上的景物有更广阔的视角,而且还经历着天空的长风。可以借它来形容人的精神、理想主义及大圆。

蛇与鹰的视野不同,技巧有别。一个完整的人应该蛇性、鹰性都有,缺其一性,或偏于一性,迟早都会感到苦恼。过分强调蛇性,或鹰性都是不成熟的表现。

忘我否
人的一生仿佛江河,开始是涓涓细流,渐渐壮大,曲折向前,汹涌澎湃,最后平静下来,汇入大海。江河入海,是失去还是得到?有人看到的是河岸(物质的),感到失落,舍不得曾经的河岸及两岸的风景;有人看到的是水(灵魂的),感到回了“家”,从此拥有大海的波澜壮阔。

人的痛苦往往由于无法做到忘我。而当一个人达到忘我之境,表面上似乎失去了自我,但实际上已经通天通地,强大无比了。

我们所提的问题是围绕着“我”,还是围绕“他”、“自然”、“神”、“道”?

我认为,所提问题的性质已经预示了答案,或者说,问题本身就是答案。

[一叶舟♂ 2009-12-30 07:55:22]
(妈)6532. 外科医生(#6530)
N易角度写这个长贴一定花了您不少时间和心思。首先向您致以诚挚的谢意。我提这个问题,得到不少xdjm的讨论意见,获益匪浅,悟出一些新的心得。

您的四个小标题,我个人初步认知,第一个小标题“牧童与牛”是主轴,提出了人与牛(物质上,精神上的欲望,目标等)之互动关系的不同进化阶段,比喻新鲜,寓意深刻。按照这个阶段论,最终做到“忘我”,就可以无欲则刚,四海为家。学会拥抱“未知性及不确定性”并乐于与之共处,同时具备“蛇性与鹰性” 可以理解为进入忘我之“自由王国”的心态和approach.

个人觉得,牧童在寻牛的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另一种情况:发现自己更适合寻羊。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一个对待“执着”和不求“全”的问题。这个侧面,与医生之前(6452)的自然生命论和“凋谢”论相一致。

还有,个人体会我们所讨论的问题,以“我”为中心,同时缠绕着“他”、“自然”、“神”、“道”,“佛”的方面。

刚刚看完医生的观点,仅就自己暂时想到的写出来与大家讨论。不当之处,欢迎医生和xdjm们拍砖。

这样的讨论,刺激我们思考,感悟,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修行在个人”(吾临天下语,“修行无止境”)。

[外科医生。♂ 2009-12-30 08:46:56]
(妈)6536. 一叶舟,
你对四个小标题、色彩自然生命论、“凋谢论”的理解,加上你自己的“寻羊论”,使我感到你是一个悟性很高,却又非常谦逊、藏而不露的人。我要向你学习!

“个人体会我们所讨论的问题,以“我”为中心,同时缠绕着“他”、“自然”、“神”、“道”,“佛”的方面。” 这正是我因为深恐破坏“安定团结”而反复改变言辞的一处。心里的感觉是“不可说,一说便是错”。这里有很多层次,是一个人修行到何种程度的良好测量器。

在绝大多数的层次上,人们使用“同心圆”结构。李宗吾的《厚黑学》里一概使用同心圆结构,成为我读他的书时的主要“皱眉”原因。

或以我为中心画圆,或以他为中心画圆,或以神为中心画圆,或以佛为中心画圆……反正人这种动物总想有个“立脚点”,“依靠点”,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认为,真正的觉悟意味着打破任何 同心圆的壳,使各种由语言这种“坏东西”衍生出的概念成为圆融的一体。

我怎么觉得自己越描越黑啊?算了,得罪人就得罪人吧,大不了一死。

[侃呀侃♂ 2009-12-30 09:57:06]
(妈)6540. 大夫,一叶舟
无论是牛,羊,蛇还是二圆论,我认为我们都处在物质与精神的冲突点上,从人性上我们无法在物质生活中完全脱离人的自我控制, 而对追求物质完全摆脱罪恶感。在实际生活中与周围人的争斗是为了自己和自己家庭的生存或者更好的生存,以厚脸皮黑心肝的方法对待职场上的人与事让我们自己感到痛苦和内疚,这都说明我们无法摆脱人的“善性”。听说一个推销员在接受职业训练完以后,trainer对他说:恭喜你从人变成了狼,这样以后就没有了人的痛苦。而我们很多人就是无法变成狼,才整日折磨自己,让自己在痛苦中生活,但是这也未必不是好事,因为你的痛苦正说明你内心里存在善良。

我们这里很多人都是无法让自己在物质世界里变成狼,或者彻底变成狼,才在妈坛来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让从人变成狼的过程少些痛苦,或者让在狼群中的狼人生活多些良心的支撑。让我们原来的面貌按照人的本性表现出来,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者非常的有局限性,而在虚拟世界里这种局限变得微乎其微,已经不足以阻碍人表现善良本性,这可能也就是妈坛越来越红火的原因,同理,如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永远无法变成狼,或者永远无法完全变成狼,痛苦就永远从在,妈坛或者类似的虚拟世界也就会永远存在。这些狼与人之间的矛盾在我们年轻时并不突出,那时候我们眼前看到的就是肉,所以只有狼才能抢到肉,但是现在我们都“老”了,无论你如何定义,在座的各位都一把年纪了,我们开始看到一叶舟说的另外一个“圆”。实际上这个圆一直就存在,不过20年前我们 没有心思去关注着个圆。

物质与精神其实一直就是矛盾的一对(二圆一直共存),但是又互相不可分割。我同意一叶舟的同心圆理论,也支持大夫的“动物学说”(顺便说,大夫,请您下次找个不好吃的动物做比喻,行吗,一提到牛咱就想起美味的New York Steak。无法集中精神侃哲学,不好意思。) 按照我的理解(可能是错误),物质和精神有互相重叠,但是只是一部分而已。如果我们以为追求物质的同时可以满足精神的需求可能这是属于“奢求”。隔壁“吾林天下”提出的不断修行的原意不知道是否被我误解,但是本人认为这是自我教育的一部分,这方面中国文化可能就能显示出很多优势,妈坛碰巧满足了我们这种自我教育的需求。

有愿意拍转的是不是考虑拍一块牛肉过来,蛇肉也凑合了,谢谢。

本页被读过1884次。This page has been viewed 1884 times.

评论: 上贴指南

用户名

性别
男(Male)
女(Female)

内容 作者 时间 ..
1.夸赞档案专家。

好!
罗马人♂2010-05-15 16:18:45